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李處權的《謝翁士特惠筍》
全文:
北客未識貓頭筍,此來逢君欣得之。
出土好色已勝玉,下箸珍味端如飴。
口涎饞嚼笑早計,食指蠕動能前知。
小爐誰見親煨熟,醉眼瞢騰岸接籬。
參考注釋
口涎
口水
饞嚼
(1).謂吃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丐仙》:“﹝丐﹞謝曰:‘蒙君高義,生死人而肉白骨,惠深覆載,但新瘥未健,妄思饞嚼耳。’”
(2).比喻嘗試。 宋 黃庭堅 《次韻答宗汝為初夏見寄》:“看人取卿相,妄意亦饞嚼。”
早計
過早盤算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且女亦大早計,見卵而求時夜,見彈而求鴞炙。” 清 吳偉業 《避亂》詩之三:“繇來嗤早計,此日盡狂走。” 聶紺弩 《關於知識分子》:“這些條件沒有了解,就斷定他靠不靠得住,未免太早計了。”
食指
(1) 拇指旁邊的一個指頭
(2) 指家中人口
家貧食指眾
蠕動
指爬行的昆蟲;泛指像蟲類爬行的樣子
前知
預知;有預見;事先知道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。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;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。”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 胥 ( 伍子胥 )為人少好於文,長習於武,文治拜國,武定天下,執綱守戾,蒙垢受恥,雖寃不爭,能成大事。此前知之士,安可致耶?” 宋 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一:“《序》稱 天祐 元年, 金城 馮贄 取九世典籍,撮其膏髓,別為一書,庶兵火煨燼之後來者不至束手。今百書遂無存者,則 贄 可謂前知矣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四回:“他背地裡合我説, 妙玉 怎么前知,怎么參禪悟道,如今他遭此大難,如何自己都不知道?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中國駐日代辦致柏林外部之電》:“ 德國 私人之參與戰事,當為 德國 政府所前知。”
李處權名句,謝翁士特惠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