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道璨的《和吳山泉知府》
全文:
亂來誰訪古,杖屨竹邊聞。
小立真堪畫,閒談亦自文。
長翁千載語,中允百年墳。
寂寞廬山下,幽尋獨有君。
參考注釋
亂來
胡亂行事。 毛澤*東 《論十大關係》五:“要告訴下面的同志那些事必須統一,不能亂來。” 趙樹理 《小二黑結婚》三:“﹝ 小芹 ﹞表面上雖然也跟大家說說笑笑,實際上卻不跟人亂來。”
訪古
(1).查考古訓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為蕭驃騎讓封第三表》:“臣炤冊訪古,誦史稽昔。以為敷道之寄,管物成務;總録之重,匡績毗風。”
(2).探尋古蹟。 唐 杜甫 《玉台觀》詩之二:“浩劫因王造, 平臺 訪古游。” 清 孫星衍 《<京畿金石考>序》:“京畿為四方之樞,極訪古之所必至,而方誌俱無金石一門。” 葉*劍*英 《酒泉》詩:“風雪關山訪古來,評泉品酒看光杯。”
杖屨
(1).手杖與鞋子。古禮,五十歲老人可扶杖;又古人入室鞋必脫於戶外,為尊敬長輩,長者可先入室,後脫鞋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侍坐於君子,君子欠伸,撰杖屨,視日蚤莫,侍坐者請出矣。” 鄭玄 註:“撰猶持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撰杖屨者,則君子自執杖,在坐著屨。”《舊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恭》:“詔 復恭 致仕,賜杖屨。”
(2).對老者、尊者的敬稱。 唐 杜甫 《詠懷》之二:“南為 祝融 客,勉強親杖屨,結託老人星, 羅浮 展衰步。” 仇兆鰲 註:“ 盧 註: 衡山 有 祝融峯 , 董鍊師 在焉,故思一親其杖屨。” 宋 司馬光 《祭穎公文》:“承乏諫垣,造請有禁,不親杖屨,殆將再期,豈意一朝忽為永訣。”
(3).拄杖漫步。 唐 杜甫 《祠南夕望》詩:“興來猶杖屨,目斷更雲沙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水調歌頭·盟鷗》詞:“先生杖屨無事,一日走千回。” 明 許時泉 《同甲會》:“杖屨問從何處,蒼山赤葉林丘。”
竹邊
邊筍。竹鞭末端長出的筍。 清 厲筌 《事物異名錄·蔬穀上·筍》:“邊筍,即毛筍之旁出者。方荀盛時,生氣上升,筍皆豎生,氣既衰,根即橫生,盡其力可橫亘十餘丈,至地之邊際,與竹之長短相稱,謂之竹邊,故名邊筍。”
釋道璨名句,和吳山泉知府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![亂來誰訪古,杖屨竹邊聞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