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亮的《送韓子師侍郎序》
全文:
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,以“恣行酷政,民冤無告”劾去。
去之日,百姓遮府門願留者,頃刻合數千人,手持牒以告攝郡事。
攝郡事振手止之,輒直前不顧;則受其牒,不敢以聞。
明日出府,相與擁車下,道中至不可頓足。
則冒禁行城上,累累不絕。
拜且泣下,至有鎖其喉自誓於公之前者。
里巷小兒數十百輩羅馬前,且泣下。
君為之抆淚,告以君命決不應留;輒柴其關如不聞。
日且暮,度不可止,則奪剌史車置道旁,以民間小輿舁至梵嚴精舍,燃火風雪中圍守之。
其挾舟走行闕告丞相御史者,蓋千數百人而未止。
又明日,回泊通波亭,乘間欲以舟去,百姓又相與擁之不置,溪流亦復堰斷不可通。
鄉士大夫懼蟻螻之微不足以回天聽,委曲諭之,且卻且行。
久乃曰:“願公徐行,天子且有詔矣。
”公首肯之。
道稍開,公疾馳徑去。
後來者咎其徒之不合捨去,責誚怒罵,不啻仇敵。
嗚呼!大官,所尊也;民,所信也。
所尊之劾如彼,而所信之情如此,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,將從智者而問之。
參考注釋
行闕
行宮前的闕門。亦借指行宮。 唐 司空圖 《丁巳元日》詩:“日隨行闕近,岳為壽觴晴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安帝隆安二年》:“吾將具法駕奉迎,謝罪行闕,何如?” 胡三省 註:“天子行幸所至,有行宮,宮前闕門,謂之行闕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漢宮春·丞相生日乙丑》詞:“吉語西來,已袞歸行闕,冊拜頭廳。” 明 張煌言 《上魯國主啟》:“何期行闕洊染胡氛,攀髯莫逮。”
丞相
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的職位最高的大臣
御史
(1) 官名。秦以前指史官,明清指主管糾察的官吏
御史前書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(2) 又
顧召趙御史。
御史詣學宮。—— 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(3) 又
御史齊康。
百人
(1).滿百人的概數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陳士卒百人,以為徹行。”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而宗室有文者,必限以小縣之宰;有武者,必置於百人之上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給九旒鑾輅,黃屋左纛……虎賁班劒百人。”
(2).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漢陽縣 西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江水三》:“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南,右逕 赤壁山 北。”
陳亮名句,送韓子師侍郎序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