骰子
傳為三國時曹植所造,取投擲之意,曰投子。因用玉製作,又稱明瓊。初為兩顆,作正方形六面體,各面分別刻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之數。投擲時以面上數決勝負。若同時出現“四”,曰“重四”,最貴勝。相傳唐玄宗與楊貴妃彩戰不利,唯得“重四”則可轉敗為勝。玄宗擲而呼叫,骰子宛轉良久而成“重四”,大悅,乃命高力士賜“四”著緋,故“四”為紅色。因見色數為勝負,乃有色子之名。晚唐李郃撰《葉子格》,改用六顆,並多用骨製作,遂稱骰子。
骰子字典分解
骰子的解釋 [dice] 用象牙、骨頭或塑膠做的小四方塊;每面刻有點數;從一到六;常用一對做各種遊戲或賭博;玩法是先搖動骰子,然後拋擲使兩個骰子都隨意停止在一平面上
骰的解釋 骰 tóu 〔骰子〕骨制的賭具,正方形,用手拋,看落下後最上面的點數。俗稱“色( sh僫 )子”。 筆畫數:13; 部首:骨; 筆順編號:2554525113
子的解釋 子 zǐ 古代指兒女,現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後輩人,年輕人)。 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幼小的,小的:子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