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祖謙
1137—1181
南宋壽州(治今安徽鳳台)人,字伯恭,其祖呂好問封東萊郡侯,學者稱東萊先生。初蔭補入官,後舉隆興進士,又中博學宏詞科。歷太學博士,官至著作郎兼國史院編修、實錄院檢討。謂“國讎未雪,民力殫盡”,“百弊俱極”(《東萊文集·淳熙四年論斷札子二道》),主張抗金、改革弊政。居明招山講學,晚年辦麗澤書院,“四方之士爭趨之”,形成“婺學”(又稱“呂學”或“金華學派”)。與朱熹、張拭齊名,時稱“東南三賢”、“鼎立為世師”。曾邀朱熹、陸九淵聚會鵝湖,辯論學術。其學調和朱、陸,“併兼取其長”(《宋元學案》卷五十一)而偏於陸。又受永嘉、永康學派影響,“合陳君舉、陳同甫二人之學問而一之”(同上)。尚史學。為學主“明理躬行”,提倡經史以致用,為清初浙東學派之先導。著有《春秋左氏傳說》、《春秋左氏傳續說》、《東萊左氏博議》、《呂氏家塾讀書記》、《歷代制度詳說》等。另編有《宋文鑒》等。
呂祖謙
呂祖謙字典分解
呂祖的解釋 見“ 呂祖師 ”。
謙國語字典 謙 (謙) qiān 虛心,不自滿,不自高自大:謙下。謙讓。謙沖(謙虛)。謙和。謙卑。謙厚。謙遜。謙恭。謙虛。謙受益。 滿 筆畫數:12; 部首:訁; 筆順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