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帖詩

試帖詩怎么寫好看

試帖詩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科舉考試文體之一。亦稱賦得體。始於唐。因詩須緊扣題意,類似帖經,故稱。其詩大都為五言、七言、六韻、八韻。限韻腳,並冠以“賦得”二字。進士科主要以詩賦取人。初用韻、平仄,無定格。開元二年(714),王丘知貢舉,始限韻。大和時,以八韻為常。天寶十三載(754)後,制舉亦試詩賦。試題由禮部侍郎擬定,或奏請皇上御擬。題目空泛冷僻,詩文多歌功頌德之詞,佳作不多。五代、北宋初沿之。神宗熙寧四年(1071)罷詩賦,直至清初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始於鄉、會試中復增五言八韻詩一首。自後童試用五言六韻,生員歲考、科考及考試貢生與複試、朝考等均用五言八韻,官韻只限一字,為得某字,取用平聲,詩內不許重字,遂為定製。出題必有出處,或用經、史、子、集,或用前人詩句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試帖詩的解釋 詩體名。源於 唐 代,受“帖經”、“試帖”影響而產生,為科舉考試所採用。其詩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,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,冠以“賦得”二字,並限韻腳。 清 代試帖詩,格式限制尤嚴,內容大多直接或間
  • 試帖的解釋 . 唐 代明經科試士之法。在試卷上抄錄一段經文,另用他紙覆在上面,中開一行,顯露字句,被試者即據以補上下文。《新唐書·選舉志上》:“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,進士試雜文二篇,通文律者然後試策。”.
  • 詩的字典解釋 詩 (詩) ī 文學體栽的一種,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 * 感:詩歌。詩話(a.評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b.古代說唱藝術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

歷史知識推薦:義烏人物記

書名。明金江撰。二卷。成書於嘉靖十四年。仿宋濂《浦陽人物記》體例,取史傳、方誌及諸家文集中所載義烏歷史人物,各為立傳。所載自秦至明共四十七人,但明代僅六人。分忠義、孝友、政事、文學四類,敘事過於簡略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試帖詩歷史

相關歷史

試帖詩_試帖詩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