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元殿
隋唐東都洛陽宮正殿。始建於隋,初名乾陽殿。唐武德四年(621),高祖以其殿奢而焚之。顯慶元年(656),因舊址造乾元殿。武則天垂拱四年(688)拆之,以其地造明堂。開元五年(717),改為乾元殿。十年,復為明堂。二十七年,又以明堂舊址造乾元新殿。次年,改新殿名為含元殿。隋唐皇帝在東都時,朔望則臨此殿聽政視朝。
乾元殿字典分解
乾元的解釋 (1).《易·乾》:“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” 孔穎達 疏:“乾是卦名,元是乾德之首。” 朱熹 本義:“乾元,天德之大始。”後以“乾元”形容天子之大德。
殿國語字典 殿 diàn 高大的房屋,特指帝王所居和朝會的地方,或供奉神佛的地方:宮殿。寶殿。金鑾殿。殿堂。殿閣。殿上虎(喻敢諫之臣)。殿試。 〔殿下〕對親王或太子的敬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