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鑄鐵遺址
歷史字典解釋
西漢重要冶鐵、鑄鐵地,位於今河南鞏義市南嵩山腳下。面積2萬平方米。1958—1959年發掘2000平方米,發現礦石處理場一處、多種煉爐十六座,熔爐、鍛爐、退火爐和炒鐵爐各一座,藏鐵坑十七處。出土有大量的殘耐火磚、殘風管、泥范及錘、钁、雙齒钁、鋤、鏟、臿、犁鏵等鐵器一百六十餘件。從礦石處理場遺物可以推知,當時曾對鐵礦石進行過粉碎和篩選,將粒度合適且均勻的鐵礦石入爐冶煉。煉鐵豎爐系由長方形弧形耐火磚砌築,爐缸橫截面有圓形和長方形兩種。圓形煉爐爐缸直徑1米左右。經對出土鐵器檢驗,知其生鐵含碳量多為3.8%—4.0%,含矽較低。除白口鐵外,還有灰口鐵和麻口鐵。還發現三十二件鐵器經柔化處理,形成韌性鑄鐵,其代表為球化較好的球墨鑄鐵。在所檢測的鐵器中,經柔化處理而成的和炒煉而成的製品占60%以上。出土的部分鐵鏵和鐵鏟上有“河三”銘文,推知這原是河南郡鐵官所屬第三冶鑄作坊。
詞語分解
- 遺址的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、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詳細解釋亦作“ 遺阯 ”。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前漢下》:“今臺無遺址,溝池已平。” 唐 劉禹錫 《山陽城賦》序:“
歷史知識推薦:太府丞
官名。南朝梁天監七年置,為太府卿副貳,員一人,四班。陳沿置,八品,秩六百石。北魏亦置,位在太府少卿下,七品。北齊置為太府寺屬官,七品。隋初定員六人,正七品,大業五年升為從五品。唐初定員六人,貞觀中減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鑄鐵遺址歷史
猜你喜歡
羊峰山的歷史解釋
在今湖南永順縣東八十谷城的歷史解釋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洛興莊的歷史解釋
在今江蘇贛榆縣東北興龍岡鎮的歷史解釋
即今安徽天長市東北龍常州府的歷史解釋
元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改一往無前的歷史解釋
勇往直前,無所阻擋。大竹園鎮的歷史解釋
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大浦鎮的歷史解釋
在江蘇省宜興市東部,璽綬的歷史解釋
璽即印信,綬即系印的梁金山的歷史解釋
即今廣東開平市北梁金非吾土的歷史解釋
文選卷十一三國魏王仲戶調的歷史解釋
中國古代按戶徵收的一花苗的歷史解釋
一名花衣苗白臉苗。苗泰山其頹的歷史解釋
源見夫子夢奠。喻眾所重安鎮的歷史解釋
在貴州黃平縣南部重安磁州窯遺址的歷史解釋
主要在今河北磁縣西觀柞水的歷史解釋
一名泎水。即今陝西鎮儋耳的歷史解釋
古部族名。有二一在北位極人臣的歷史解釋
居最高的官位。三國蜀龍淵的歷史解釋
即劍池湖。在今浙江龍
相關歷史
![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鑄鐵遺址_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鑄鐵遺址介紹_歷史知識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