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師

太師怎么寫好看

太師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官名。(1)西周始置,為輔弼君王的重要大臣。相傳周初與太傅、太保並號三公。《書·周官》:“立太師、太傅、太保。茲惟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陽。”春秋沿置,輔導君王,執掌國政,督師征伐。戰國後廢。西漢平帝元始元年(後1)復置,與太傅、太保、少傅並號四輔,名為皇帝師傅,位上公,無實際職掌。新莽時亦列位四輔。名崇位尊,無實際職掌。東漢省,至末年董卓自為之,位在諸侯王上。西晉復置,因避司馬師諱,改名太宰,位上公,執掌朝政,東晉南朝沿置,用作贈官,名義尊榮,無職掌,多用以安置元老勛舊大臣。十六國北朝仍稱太師,為三師之一,位在太傅、太保之上,一品。居百官之首,名位極尊。北齊後主為激賞人心,增員而授,遂不可勝數。北周改號三公,正九命。隋初復號三師,不主事,不置府僚,與皇帝坐而論道,正一品;煬帝省。唐代復置,為贈予德高望重元老大臣的榮銜,正一品,所施極嚴,玄宗天寶以前有除授。唐末五代用為藩鎮加官,遂至冗濫。北宋初用作宰相、親王、使相的加官,特拜者亦不預政事。後僅加予極少數尊貴大臣,正一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改號三公,成為真宰相之任,執掌朝政,後亦作為勛臣加官,南宋因之。遼、金、元皆作為加官、贈官之最高階,正一品。遼金號三師,元號三公。明清因之,皆正一品。明初為皇帝輔弼大臣,其職至重。建文間罷。仁宗復設。宣宗宣德三年(1428)命公、孤官各輟所,專侍左右,咨訪政事,幾成專授,後漸成虛銜,作為勛戚大臣的加官、贈官,無職掌、無定員、無專授。因其位居三師之首,歷代作為加官、贈官的最高榮典,所施極隆,大臣多不敢居其位,即身後獲贈者亦極少。清代亦然。(2)“太子太師”的簡稱。(3)樂官之長。、西周、春秋皆置。《周禮》列為春官宗伯屬官下大夫。(4)丹(遼)亦用作北面官、諸部族、宮帳、屬國的高級長官官之稱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太師的解釋 官名,西周置,為輔弼國君之臣,歷代相因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多為大官的加銜,無實際的職權。後又指太子太師,即輔導太子之官詳細解釋.古三公之最尊者。 周 置,為輔弼國君之官。《書·周官》:“立太
  • 太的字典解釋 太 à 過於:太長。 極端,最:太甚。太平。 高,大:太空。太學。 很:不太好。 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夫人(舊時尊稱別人的母親)。 筆畫數:; 部首:大; 筆順編號:
  • 師的字典解釋 師 (師) ī 教人的人:老師。導師。師傅。師生。師徒。師德。良師益友。好(刼 )為人師。 擅長某種技術的人:工程師。醫師。技師。 效法:師法古人。 榜樣:師範。 指由師徒或師生關係產生的:師母。師兄

歷史知識推薦:觚不觚錄

書名。明王世貞撰。一卷。專記明代典章制度,尤詳於沿革。有一定參考價值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太師歷史

相關歷史

太師_太師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