渾天
①古代解釋天體構造的一種學說。又稱渾天說。源於先秦,成於漢代。主要代表為張衡。東漢末陸績曾作《渾天圖》,其說以為天地形狀如鳥卵,天包地如卵包黃。天半在地上,半隱地下,南北兩極固定於天之兩端。日月星辰皆繞兩極極軸旋轉。漢以後傳此說者有三國時王蕃等。②即渾天象。一種天文儀器。見“渾象”。
渾天字典分解
渾天的解釋 (1).我國古代關於天體的一種學說。認為天地的形狀渾圓如鳥卵,天包地外,就像殼裹卵黃一樣。天半在地上,半在地下,其南北兩極固定在天的兩端,日月星辰每天繞南北兩極
渾的解釋 渾 (渾) hún 水不清,污濁:渾水摸魚。渾濁。 罵人糊塗,不明事理:渾人。渾話。渾蛋。渾渾噩噩。 全,滿:渾身。渾然。 天然的,淳樸的:渾古。渾樸。渾厚。
天的解釋 天 tiān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:天空。天際。天罡(北斗星)。天淵(上天和深淵,喻差別大)。天馬行空(喻氣勢豪放,不受拘束)。 在上面:天頭(書頁上面的空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