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部大夫
官名。北魏天興元年(398)定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東北)後,將八個部落遷至城內外定居,並置八部大夫於皇城,四方、四維每面各置一人,以擬八座,謂之八國。大夫掌部民,各有屬官,常侍、待詔值左右,出入王命。次年,又分尚書三十六曹及諸外署,共置三百六卜曹,令八部大夫主掌。四年,又復尚書三十六曹。天賜元年(404),初置六謁官,大夫為其屬官,秩六品。
八部大夫字典分解
八部的解釋 (1).佛教分諸天鬼神及龍為八部。《翻譯名義集·八部》:“一天、二龍、三夜叉、四乾闥婆、五阿脩羅、六迦樓羅、七緊那羅、八摩睺羅伽。”因八部中以天、龍二部居首,故
大夫的解釋 [senior official in feudal China] 古代官名。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,國君下有卿、大夫十三級,“大夫”世襲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