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詔
指應皇帝徵召隨時待命,以備諮詢顧問。漢朝皇帝徵召才術之士至京,以其處所性質不同,有待詔公車、待詔金馬門,待詔博士、待詔射聲士等名目。後遂演變為官名,凡具一技之長而備諮詢顧問者,如太史、治歷、音律、本草、相工等皆置。北魏、南朝梁等沿之,但名目不同。唐初,凡文辭經學之士及醫卜等有專長者均值於翰林院,以備待詔。玄宗時遂以待詔命官,稱翰林待詔,負責四方表疏批答。遼有翰林畫待詔。明朝為翰林院屬官,從九品,掌校對文史,凡遇皇帝宣問文義,以備召呼。清朝屬翰林院待詔廳。順治十五年(1658)置。滿漢各二人,秩從九品,掌繕寫校勘之事。
官名。漢朝徵士,都待詔公車,其中特別優秀的待詔金馬門,備顧問應對,或奉詔而行某事。凡待詔,皆有一技之長。唐朝設翰林院,凡文詞經學之士、卜醫技術之院,皆有待詔,故有畫待詔、醫待詔等。唐玄宗時有翰林待詔,負責表疏批答應和文詞之事。宋代有各種待詔。後來,翰林待詔改稱翰林供奉,又稱為學士。遼及明清兩朝翰林院屬官有待詔,掌管校對章疏文史,秩從九品,為低級的事務官員。見《漢書·韓王信傳》、《後漢書·鄧寇列傳》、《舊唐書·職官二·翰林院》、《宋史·職官二·翰林學士院》、《明史·職官二·翰林院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二·翰林院》。《文獻通考·職官八·學士院》、《清通典·職官一》。
待詔字典分解
待詔的解釋 (1).等待詔命。《文選·揚雄<甘泉賦>序》:“ 孝成帝 時,客有薦 雄 文似 相如 者……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。” 張銑 註:“待詔,待天子命也。” 唐
待的解釋 待 dài 等,等候:待到。待旦。拭目以待。 以某種態度或行為加之於人或事物:對待。招待。待遇。待人接物。 將,要(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:正待出門
詔的解釋 詔 (詔) zhào 告訴,告誡:為人父者,必能詔其子。 帝王所發的文書命令:詔書。詔令。詔諭。奉詔。遺詔。 筆畫數:7; 部首:訁; 筆順編號:4553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