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均徭

均徭

本意為審編徭役的方法。明代徭役類別之一。正統四年(1439)按察僉事夏時創行於江西,後廣東、四川、福建、陝西、南直隸等處相繼推行。景泰以後,逐漸推行全國。江淮以北約始於成化、弘治年間。明初役法分里甲與雜泛兩類。此法將雜泛中供各衙門經常性差遣役使如庫子、斗級、皂隸、門子等,另列為一類,編造均徭文冊,查勘實在丁糧(田)多寡,偏重田土所出稅糧,審編戶等,分上中下戶,量役目重輕等第,均派徭役。丁田多者為上戶,編重差,次者為中戶,編中差,少者為下戶,編輕差。按里甲挨次輪流承當。有十年一輪,有五年或三年一輪。北方均徭與南方略有不同,審編的基準是兼論門丁事產。有一戶編一差或數差,或數戶朋一差者。弘治、正德時,有些役目亦可納銀代役,分成力差和銀差兩種。清初因之,雍正初年,陸續將此徭役攤入地畝徵收。

均徭字典分解

均徭的解釋 (1). 明 代三大徭役(里甲、雜泛、均徭)之一。按民戶丁糧之多寡派充的各種經常性雜役。參閱《明史·食貨志二》。(2). 清 代徭役制度。初為征力役,後改為征銀

均的解釋 均 jūn 平,勻,引申為調和:均衡。勢均力敵。平均。 皆,都,老少均安。 中國漢代計量單位,一均等於二千五百石。 古同“韻”,和諧的聲音。 〔均鍾〕古代樂器。

徭的解釋 徭 yáo 古代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:徭役。 筆畫數:13; 部首:彳; 筆順編號:3323443311252

順便了解:均石【歷史地名】

在今甘肅張掖市東。《晉書·禿髮傉檀載記》:南涼弘昌六年(407),“遂伐沮渠蒙遜, 入西陝。蒙遜率眾來距,戰於均石,為蒙遜所敗”。即此。 在今甘肅省張掖市東。東晉義熙三年(407年)北涼沮渠蒙遜敗南涼禿髮傉檀於此。

均徭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