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集
科舉考試用語。即唱名賜第之後,新及第進士聚集在一起,舉行各種活動。始於唐。時新及第進士謝恩後方入期集院。期集院一般在知舉官住宅附近,臨時租用,供帳豪華。其間要兩度詣知舉官之門參謁,另外還要舉行曲江游宴、杏花宴、聞喜宴以及雁塔題名等活動。其經費由新進士分攤。宋代則於唱名賜第的當天即赴期集所。其期集所又稱狀元局,北宋一般在太平興國寺或大相國寺,南宋則在禮部貢院。由狀元等前三人主持,選差同年任糾彈、箋表、主管題名小錄、掌儀、典客、掌計、掌器、掌膳、掌果酒、監門等職事官,稱“團司”,少則數十人,多則上百人。其費用,初由新及第者按名次高下湊集,後由朝廷賜給*期集費。其主要活動,除赴朝謝恩及參加聞喜宴(瓊林宴)之外,還有謁先聖先師,拜黃甲敘同年,立題名碑於禮部貢院,造登科錄。元、明、清各代的期集活動大體與宋代相同。
期集字典分解
期集的解釋 定期的聚會。特指 唐 宋 時進士及第後按慣例聚集游宴。 宋 趙昇 《朝野類要·期集》:“應舉士人,欲共陳其利便,則指定一所在,會集諸人定議,以申明之。行都差
期的解釋 期 qī 規定的時間,或一段時間:定期。限期。期限。學期。 量詞,用於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:第五期。 盼望,希望:期望。期冀。期盼。期待。 限度:“征斂無期求索
集的解釋 集 jí 群鳥栖止於樹上:“黃鳥于飛,集於灌木”。 聚合,會合:聚集。集合。集會。集體。集團。集訓。集散。集資。集中。集大成。集腋成裘。 會合許多著作編成的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