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黍

負黍怎么寫好看

負黍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春秋周邑,後屬戰國時屬韓,後又屬秦。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。《左傳》定公六年(前504):鄭伐負黍等六邑;《史記·韓世家》:韓桓惠王十七年(前256),“秦拔我陽城、負黍”,皆即此。又名黃城。《水經·潁水注》:水“東南流徑負黍亭東,……世謂之城也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負的字典解釋 負 (負) ù 馱,背(坕 ):負米。負疚。負重。如釋重負。負荊請罪。 擔任:擔負。負責。負累(噄 )。負罪。負荷。忍辱負重。身負重任。 仗恃,依靠:負隅頑抗。自負(自以為了不起)。 遭受:負傷。負屈
  • 黍的字典解釋 黍 ǔ 〔黍子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葉線形,子實淡黃色,去皮後稱黃米,比小米稍大,煮熟後有黏性。 筆畫數:; 部首:黍; 筆順編號:

歷史知識推薦:泰安州

金大定二十二年升泰安軍置。治奉符縣今泰安市。轄境相當今山東泰安、萊蕪、新泰三市地。清雍正二年為直隸州,十三年改為府。金屬山東西路,元屬中書省,明屬濟南府,清雍正中屬山東省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負黍歷史

相關歷史

負黍_負黍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