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節
古代使者所持憑證。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:“道路用旌節。”鄭玄註:“旌節,今使者所擁節是也。”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封皇帝璽符節。”顏師古註:“節以毛為之。上下相重,取象竹節,因以為名,將命者持之以為信。”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》:“持節北度河。”李賢註:“節,所以為信也,以竹為之,柄長八尺,以旌牛尾為其眊三重。”孫詒讓《周禮正義》卷二十八認為:古“旌節與漢節形制相近,而度較短。《司常》云:‘析羽為旌’,旌節蓋即以竹為橦,又析羽綴橦以為節。其異於九旗者無斿也,漢節即仿古旌節為之”。
旌節字典分解
旌節的解釋 (1).古代使者所持的節,以為憑信。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:“貨賄用璽節,道路用旌節。” 鄭玄 註:“旌節,今使者所擁節是也。” 孫詒讓 正義:“《後漢書·光武紀
旌的解釋 旌 jīng 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。又指普通的旗子:旌旗。旌銘(舊時喪禮,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)。 表揚:旌表。 筆畫數:11; 部首:方; 筆順編號:415
節的解釋 節 (節) ji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:竹節。節外生枝。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線的部分:關節。兩節車廂。 段落,事項:節節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節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