鹽政
鹽政怎么寫好看
歷史字典解釋
①歷代政府對鹽的產制、收儲、運輸、銷售、榷稅、緝私等各方面管理工作之總稱。亦稱“鹽務”。古代對鹽的管理起源很早。《周禮》記載有掌鹽之官,稱“鹽人”。春秋戰國時,設官徵稅。秦漢以後,歷代均設定專官或專門機構管理鹽務,同時制定相應的制度、法規,以保證對鹽業的管理及鹽稅的徵收。參見“鹽法”、“鹽稅”、“鹽人”、“鹽鐵使”、“都轉鹽運使司”等。②官名。清代管理鹽務之職官。初設長蘆、兩淮各一人,余以總督、巡撫兼職;又沿明舊制,各省置巡鹽御史。順治十年(1653),與各省巡按御史一併議停,鹽務交與都轉鹽運使司管理。康熙十二年(1673),仍令御史巡視鹽務。雍正以後,改置鹽政。以總督兼鹽政者有直隸、兩江、陝甘、閩浙、四川、兩廣六人,以巡撫兼鹽政者山西、雲南二人,均分領各鹽運使司、鹽法道,總理鹽務。
詞語分解
- 鹽政的解釋 .猶鹽務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官志》:“偽 唐 徐履 掌 建陽 茶局,弟 復 治 海陵 鹽政。”《明史·食貨志四》:“ 崇禎 中,給事中 黃承昊 條上鹽政,頗欲有所釐革。”.指鹽稅。《聖武記》卷
- 鹽的字典解釋 鹽 (鹽) á 無機化合物,一種有鹹味的無色或白色結晶體,成分是氯化鈉,用來製造染料、玻璃、肥皂等,亦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(有“海鹽”、“池鹽”、“井鹽”、“岩鹽”等種類):鹽巴。鹽滷。鹽分(坣 )
- 政的字典解釋 政 è 治理國家事務:政治。政府。政黨。政權。政綱。政策。政令。政績。政見。政客(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)。政局。政變。參政。議政。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:財政。郵政。民政。 家庭或集
歷史知識推薦:東閣大學士
明、清大學士銜名之一。參見“殿閣大學士”。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鹽政歷史
猜你喜歡
耶律和尚的歷史解釋
字特抹,季父房後裔。功成不居的歷史解釋
立了功,而不把功勞歸血口噴人的歷史解釋
見含血噴人條。主謂比都督山的歷史解釋
在今浙江淳安縣南千島東陲日報的歷史解釋
報紙名。清宣統二年九劉印的歷史解釋
生卒前西漢沛縣今屬江張家川鎮的歷史解釋
在今山西交口縣東南。朱偓的歷史解釋
五代時人。仕後蜀。後管城子的歷史解釋
唐韓愈毛穎傳稱秦始皇左廂神勇監軍司的歷史解釋
簡稱左廂監軍司。亦名哥舒翰的歷史解釋
生卒唐時突騎施哥舒部下逐客令的歷史解釋
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索,待月庾樓的歷史解釋
借指風景秀麗的賞月之瓦屋溝的歷史解釋
在今四川巫溪縣東。清司勛承務部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隋文帝置司勛員中國留學事務所的歷史解釋
亦名駐洋肄業局。清政正棋山的歷史解釋
在山東省東部,綿延於田嵒的歷史解釋
明福建晉江人,字景瞻唐家行鎮的歷史解釋
即今上海市嘉定區東北烏光的歷史解釋
源見三足烏。指日光。
相關歷史
![鹽政_鹽政介紹_歷史知識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