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花大鼓
地方曲藝曲種。即犁鏵大鼓,又名山東大鼓。本為山東鄉下土調,演唱者用兩枚犁鏵碎片擊拍,稱“犁鏵調”。後改用梨花片(月牙形銅片),加三弦、四胡等樂器伴奏,並吸收時調、西皮二黃及其他民間小曲的曲調。初為業餘演唱,後由藝人傳習,立門戶於明末清初。清末進入濟南等城市,始定名梨花大鼓。後逐漸形成兩派:北口以何(一作郝)老鳳為代表,曲調渾厚樸實,多在農村演唱民間故事;南口以王小玉姐妹為代表,唱腔婉轉華麗,多在城市中演唱言情故事,並流行到京、津、滬、寧等地。
梨花大鼓字典分解
成語梨花大鼓的解釋 曲藝的一種。也叫山東大鼓。起源於 山東 農村,“梨花”為“犁鏵”之音變,農民以犁鏵碎片擊拍伴唱。 清 末進入 濟南 等城市,犁鏵碎片改為兩枚銅片或鐵片。演唱時除書鼓外,另有三弦、四胡伴奏。曲調亦有所變化。《老殘遊記》第二回:“這説鼓書本是
梨花的解釋 亦作“棃花”。1.梨樹的花,一般為純白色。 南朝 梁 蕭子顯 《燕歌行》:“ 洛陽 梨花落如雪,河邊細草細如茵。” 唐 岑參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:“北
大鼓的解釋 (1) [bass drum]∶最大和發音最深沉的軍樂隊和管弦樂隊用鼓(2) [story-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]∶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