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部侍郎
吏部侍郎怎么寫好看
歷史字典解釋
官名。(1)兩晉南北朝吏部郎資深勤能者,可轉吏部侍郎。參見“吏部郎”。(2)隋初吏部司長官,隸吏部尚書,從五品,煬帝改稱選部郎。(3)吏部副長官。隋大業三年(607)始置,一人,唐增為二人,正四品上。高宗、武則天、玄宗一度隨曹改稱司列少常伯、天官侍郎、文部侍郎。初分掌八、九品文官銓選,稱東、西銓。睿宗以後與尚書通掌六品以下文官銓選。因尚書常由宰相兼任或為外官帶職,遂為本部實際長官。中唐以後,職權日輕。北宋初為四品寄祿官,元豐改制後,始為職事官,置二人,從三品,協理部務,亦設左、右選,各置郎中、員外郎。命官兼攝,或稱左選侍郎、右選侍郎。南宋又稱侍左侍郎、侍右侍郎。遼南面朝官置。金置一人,正四品。元置一至三人不定,亦正四品。明初沿置,洪武十三年(1380)以後定置左、右侍郎各一人。清順治元年(1644)改參政置,滿、漢左、右侍郎各一人,雍正八年(1730)定從二品。宣統三年(1911)隨部廢。
詞語分解
- 吏部的解釋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。主管吏的任免、考課、升降、調動等事務。長官為吏部尚書。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時韓愈吏部權 京兆。;; 宋;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吏部擬用左通政。;;清; 張廷玉《明史》 又道改南京吏
- 侍郎的解釋 中國古代官名,明清時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長,地位次於尚書兵部侍郎詳細解釋.古代官名。 秦 漢 郎中令的屬官之一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郎中令, 秦 官,掌官殿掖門戶,有丞。 武帝 太初 元年更
歷史知識推薦:光華日報
報紙名。同盟會緬甸分會機關報。清光緒三十四年八月一日..在仰光創刊。莊銀安經理,楊秋帆、居正、呂志伊、陶成章先後主編。以開通民智,振興祖國為宗旨,高唱革命排滿,抨擊保皇立憲。連載陶成章所著《浙案紀略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吏部侍郎歷史
猜你喜歡
龍山寺的歷史解釋
清康熙三年建,在今台公孫昧的歷史解釋
戰國時秦國人。韓宣惠張璠的歷史解釋
西晉安定治今甘肅鎮原金飛玉走的歷史解釋
唐呂岩寄白龍洞劉道人迎奸賣俏的歷史解釋
迎合奸人,賣弄手段或增城縣的歷史解釋
東漢析番禺縣置,屬南韓菼的歷史解釋
清江蘇長洲今蘇州人,清安縣的歷史解釋
遼置,為肅州治。治所日南郡的歷史解釋
西漢元鼎六年前置,治凌南縣的歷史解釋
年由朝陽凌源二縣析置劉汋的歷史解釋
生卒字伯繩。劉宗周之深文峻法的歷史解釋
猶言嚴刑峻法。北齊書斧柯爛盡的歷史解釋
源見柯爛忘歸。表示光十二氣歷的歷史解釋
歷曆北宋沈括以二十四隱賢鎮的歷史解釋
北宋置,屬安豐縣。即藩鎮割據的歷史解釋
唐政府在平定安史之亂承德郎的歷史解釋
散官名號。金始置為文黃草泊的歷史解釋
即今新疆精河縣北之艾麻域的歷史解釋
藏語譯稱異名,又名芒屬國都尉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即管理屬國事務
相關歷史
![吏部侍郎_吏部侍郎介紹_歷史知識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