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律
①古樂中的七種基本音律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七律者何?”韋昭註:“七律為音器,用黃鐘為宮,太簇為商,姑洗為角,林鐘為徵,南呂為羽,應鐘為變宮,蕤賓為變徵也。”參見“七音①”。②《大清律》篇名總稱。《大清律》共分七篇,其篇目均冠以律名,故稱七律。總計三十門,四百三十六條。具體篇目為:名例律;吏律(下分職制、公式二門);戶律(下分戶役、田宅、婚姻、倉庫、課程、錢債、市廛七門);禮律(下分祭祀、儀制二門);兵律(下分宮衛、軍政、關津、廄牧、郵驛五門);刑律(下分賊盜、人命、鬥毆、罵詈、訴訟、受贓、詐偽、犯奸、雜犯、捕亡、斷獄十一門);工律(下分營造、河防二門)。
七律字典分解
七律的解釋 [an eight-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
七的解釋 七 qī 數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舊時人死後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筆畫數:
律的解釋 律 lǜ 法則,規章:紀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規律。清規戒律。律師。 約束:律己。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,把聲音分為六律(陽律)和六品(陰律)。合稱“十二律”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