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憲政會
清末保皇派的政治團體,又稱帝國憲政會。戊戌變法失敗後,康有為、梁啓超逃亡日本,繼續堅持改良主義路線,吹捧清帝載湉“聖德”,在海外組織保皇會。1906年(光緒三十二年)清政府宣布“預備立憲”,康、梁等大喜過望,認為“立憲救國”的時機已到,積極展開活動。1907年2月(光緒三十三年一月)康有為將海外各地的保皇會改名為國民憲政會,提出“尊重皇室,擴張民權”等政綱,並擬推舉皇族載灃、載澤為正、副總裁,設本部於上海,準備回國參與憲政,實現夙願。但慈禧太后對康有為等倡導戊戌維新一直耿耿於懷,清政府不允許國民憲政會回國活動,康有為只能在海外為“預備立憲”搖旗吶喊。辛亥革命後國民憲政會亦告瓦解。
國民憲政會字典分解
國民的解釋 (1) [national;citizen](2) 全國民眾(3) 今指取得一國國籍的人,即該國國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