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事件>> 赤眉起義

赤眉起義

新莽末年的農民大起義。王莽代漢以後,企圖通過復古改制緩和階級矛盾,也未能挽救社會危機,反而使廣大農民生活更加苦難。天鳳五年(公元18年),青徐(今山東東部和江蘇北部)一帶發生大災荒,琅玡(治今山東諸城)人樊崇在莒縣(今屬山東)聚眾起義,逄安、謝祿等起兵回響,迅速發展到數萬人。起義軍活動於青徐二州,其首領稱“三老”,次為“從事”、“卒史”,彼此互稱“巨人”,約定“殺人者死,傷人者償創”。因用赤色塗眉為標識,故稱“赤眉軍”。地皇三年(公元22年),赤眉軍在成昌(今山東東平西)大敗王莽軍,勢力擴展到黃河中游。更始政權建立後,樊崇等表示願意歸依,被封為列侯,但因受到更始帝劉玄的歧視,乃於更始二年(公元24年)分兵兩路進攻劉玄。次年會師於弘農(今河南靈寶北),隊伍發展到三十萬人,立劉盆子為帝,年號建世。旋與綠林軍王匡、張印部聯合,攻入長安(今陝西西安)劉玄投降。這時關中豪強地主隱匿糧食,堅壁頑抗,赤眉軍糧盡,乃於建世二年(公元26年)退出長安。次年在崤底(今河南洛寧西北)被劉秀軍擊敗,復又在宜陽(今屬河南)陷入劉秀部重圍,樊崇投降,起義失敗。

赤眉起義字典分解

赤眉的解釋 亦作“ 赤糜 ”。1.指 漢 末以 樊崇 等為首的農民起義軍。因以赤色塗眉為標誌,故稱。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赤眉 樊崇 等眾數十萬人入 關 ,立 劉盆子 ,稱

起義的解釋 (1).仗義起兵。 唐 劉餗 《隋唐嘉話》卷上:“ 平陽公主 聞 高祖 起義 太原 ,乃於 鄠 司竹園 招集亡命以迎軍,時謂之娘子兵。”(2).指軍隊反正,

順便了解:赤熱巴金【歷史知識】

?—838 唐時吐蕃第八代贊普。公元815—838年在位。又作可黎可足、彝泰贊普,藏名赤(墀)祖德贊。長慶元年(821),遣使與唐和盟。次年與唐在邏些(今西藏拉薩)東之哲堆園訂盟。三年,於今拉薩大昭寺前立唐蕃會盟碑(又名“長慶舅甥和盟碑”)。大力發展佛教,重用僧人缽闡布執政,引起反佛貴族不滿,被其兄達磨刺殺。與松贊乾布、赤松德贊合稱“三法王”。

赤眉起義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