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秋》三傳
解釋《春秋》的《左傳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榖梁傳》,合稱為《春秋》三傳。《春秋》及其三傳均為儒家經典組成部分。《春秋》,相傳為孔子所修訂或著作,為春秋時編年體史書,起於魯隱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,迄於魯哀公十四年(公元前481年),凡二百四十二年。但其文字簡短,措詞隱晦。《左傳》亦稱《春秋左氏傳》或《左氏春秋》。舊題左丘明(春秋時人)撰。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依據各國史料編成。《左傳》用事實解釋《春秋》,起於魯隱公元年,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,所記的內容時間比《春秋》多出十三年。《左傳》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,記事詳明,文字優美,為中國古代史學和文學的名著之一。《公羊傳》亦稱《春秋公羊傳》或《公羊春秋》。舊題公羊高(戰國時人)撰,實際上起初只有口說流傳,至漢景帝時才由公羊壽和胡毋生“著於竹帛”。是用義理解釋《春秋》的編年體史書。其起迄年代與《春秋》同。《公羊傳》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,強調《春秋》“大義”,記載史實較略,歷代今文經學家常用其作為議論政治的工具。《穀梁傳》亦稱《春秋穀梁傳》或《穀梁春秋》。舊題榖梁赤(戰國時人)撰,實際上起初亦只有口說流傳,至西漢時才寫成定本。是用義理解釋《春秋》的編年體史書。其起迄年代亦與《春秋》同。是研究秦漢間和漢初儒家思想比較重要的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