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卒
秦漢士兵名。秦制男子自十七歲開始,每年在本郡縣內服徭役一月,稱為更卒,主要是修築城垣、道路、宮苑以及為軍隊運輸軍需物資等。一般至二十歲時轉服兵役,為期二年,第一年在本郡服役,基本上集中於本郡治所進行訓練,根據所習兵種, 有輕車、材官、騎士、樓船士的區別。第二年到京師或邊防服役,到京師服役的充任京師屯衛兵,稱為衛士;到邊地服役的稱為戍卒,主要職責是保衛邊疆。服滿兵役後退回本郡為預備兵,至五十六歲始免役。在此期間,平時每年服勞役一個月,有戰爭時即應徵入伍。漢承秦制,士兵有正卒與戍卒的區別,惟服兵役的年齡自二十三歲始, 較秦制推後了數年,退役的年齡與秦代同。
正卒字典分解
正卒的解釋 (1). 周 代軍制,每戶出一人編成正式兵員,謂之正卒。《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》“以其餘為羨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一家兄弟雖多,除一人為正卒,正卒之外,其餘皆為
正的解釋 正 zhèng 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:正午。正中(zh峮g )。正襟危坐。 合於法則的:正當(d刵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 合於
卒的解釋 卒 zú 兵:士卒。小卒。兵卒。 舊稱差役:走卒。 死亡:病卒。生卒年月。 完畢,終了:卒歲(度過一年)。卒業(畢業)。 終於:卒勝敵軍。 兵歿亡生 卒 c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