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方中大夫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禮》職方置,北周沿置,為夏官府職方司長官,掌天下地圖,主四方職貢。下設小職方下大夫、小職方上士以佐其職,領士方中士、山師中士、川師中士、懷方中士、訓方中士等官屬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。宣帝即位後,復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開皇元年(581)罷。
官名。《周禮》夏官之屬有職方中大夫四人,下大夫八人,中士十六人, 掌天下之地形, 主四方之職貢。北周因之,於夏官府置職方中大夫,正五命。《唐六典·尚書兵部》謂其當職方郎中之任。任此職者見《周書·柳慶傳》:兄子帶韋,“天和元年(公元566年)封康城縣男,邑五百戶。轉職方中大夫。三年(公元568年)授兵部中大夫。”副職為小職方下大夫,正四命。屬官有小職方上士,正三命;又有土方中士、下士,山師中士、下士,川師中士、下士,懷方中士、下士,訓方中士、下士。參見“職方郎中”。
職方中大夫字典分解
職方的解釋 (1).古指職掌方面之官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五官之長曰伯,是職方。其擯於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” 鄭玄 註:“職,主也,是伯分主東西者。” 孔穎達 疏:“是職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