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等縣
縣的等級之一。清承明制,以糧賦多寡分縣的等級,惟改上中下三級為一、二、三等。北洋政府時期各省縣的等級極不一致,有分為一、二、三等的,有分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五等的,有分為特等及一、二、三等的,甚至於分等之外,又分甲、乙各等。國民黨政府將全國各縣依其區域的大小、事務的繁簡、財賦的多寡重行規劃,分為一、二三等;民國二十八年(公元1939年)九月十九日國民黨政府頒行的《縣各級組織綱要》又規定縣按面積、人口、經濟、文化、交通等狀況分為三等至六等,由各省政府劃分,報內政部核定。
一等縣字典分解
一等的解釋 (1).一級台階。《論語·鄉黨》:“出,降一等,逞顏色,怡怡如也。”(2).一個等級。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自是 晉 聘於 魯 ,加於諸侯一等。” 唐 杜甫 《
縣國語字典 縣 (縣)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。 縣 (縣) xuán 古同“懸”。 筆畫數:7; 部首:厶; 筆順編號:25111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