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絲不苟
苟:苟且,馬虎。形容辦事認真,絲毫不馬虎。《儒林外史》四回:“見世叔一絲不苟,升遷就在指日。”巴金《隨想錄》一一二:“茅公生前做任何工作,都是嚴肅認真,一絲不苟。”劉白羽《第二個太陽》一八章:“你這人好就好在認真,一絲不苟,不是一扇籬笆兩面倒的貨。”
偏正 苟,苟且,馬虎。形容辦事認真毫不含糊。葉永烈《是是非非“灰姑娘”》:“我還看到了波義耳、卡文迪許、邏蒙諾索夫、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錫等偉大科學家刻苦學習,~的科學態度,受到很大教育。”※苟,不讀作jù。△褒義。多用於辦事方面。→兢兢業業 ↔馬馬虎虎。也作“一毫不苟”。
一絲不苟字典分解
成語一絲不苟的解釋 苟:苟且,馬虎。指做事認真細緻,一點兒不馬虎。
一絲的解釋 (1).一根蠶絲。常喻微少或極細之物。 宋 葉適 《贈勝上人》詩:“遣臘冰千筋,勾春柳一絲。” 明 劉基 《擬連珠》之二七:“蓋聞拂雲之松,生於一豆之實;聳
不苟的解釋 不隨便;不馬虎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一曰,以祀禮教敬,則民不苟。” 賈公彥 疏:“不苟且也。”《後漢書·王堂傳》:“﹝ 堂 ﹞遷 汝南 太守,搜才禮士,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