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坊司
官署名。唐高祖武德(618—626)後始置于禁中,隸太常寺,又名內教坊。武則天如意元年(692)更名雲韶府,以中官為使。玄宗開元二年(714) 復置於蓬萊宮側。有音聲博士,第一、二曹博士。京都又置左、右教坊,掌俳優雜技,不隸太常寺,以中官為教坊使。宋朝置,仍隸太常寺,掌教習音樂,備大宴、曲宴應奉,游幸則引從。置使一人,副使二人,下設都色長、色長、都部頭、部頭、副部頭等。遼朝設,隸宣徽院,定秩正五品,掌殿廷音樂。設提點、使、副使、判官、諧音郎等。金置教坊,設使、副使,職掌略同。元世祖中統二年(1261)置,改定秩從五品。至元十七年(1280)改提點教坊司,隸宣徽院。二十五年改隸禮部。成宗大德八年(1304)升正三品。仁宗延祐七年(1320)又改正四品。置達魯花赤一人、大使三人,下領興和署、祥和署、廣樂庫等。明沿元制,隸禮部。設奉鑾一人,左、右韶舞各一人,左、右司樂各一人,秩僅九品、從九品。掌樂舞承應。除原有樂戶外,常以罪囚家屬發充其中。嘉靖(1522—1566)時,又置顯陵供祀教坊司,設左、右司樂各一人。清初沿明制,升左、右韶舞,左、右司樂及協同官均正九品。雍正七年(1729)改名和聲署,省奉鑾等官。乾隆七年(1742)設樂部,和聲署遂歸入樂部。
官署名。明設此官署,掌樂舞承應。《明史·職官三·教坊司》:“教坊司,奉鑾一人,正九品,左右韶舞各一人,左右司樂各一人,並從九品,掌樂舞承應。以樂戶充之,隸禮部。嘉靖中,又設顯陵供祀教坊司,設左右司樂各一人。”
教坊司字典分解
教坊的解釋 [office in charge of imperial music] 古時管理宮廷音樂、舞蹈、戲曲的官署名屬教坊第一部。——唐&mi
司國語字典 司 sī 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機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,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;b.複姓)。司徒(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