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偕
秦漢公文習慣用語。有兩種: 一為上計吏所偕之物,如地方產品、地圖之類; 一為隨上計吏同赴京師之人,多指郡國選舉的文學、儒生等,得享受所經郡縣傳舍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照顧。晉朝沿用此制。
1、漢朝郡國每年由‘上計吏’帶計簿到京城相府上計,匯報郡國情況,如有應徵的人也同行進京,稱為計偕。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郡國縣道邑有好文學,敬長上,肅政教,順鄉里,出入不悖所聞者,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,二千石謹察可者,當與計偕,詣太常,得受業如弟子。”
2、上計吏所帶之禮品、偕物等。
3、舉人赴會試者。清朝俞正燮《癸巳存稿·蓮峰》:“唐人舉進士,多由曹試解省,故唐時赴舉入都者,謂之計偕,今猶襲其名也。”
計偕字典分解
計偕的解釋 《史記·儒林列傳序》:“郡國縣道邑有好文學、敬長上、肅政教、順鄉里、出入不悖所聞者,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,二千石謹察可者,當與計偕,詣太常,得受業如弟子。” 司
計的解釋 計 (計) jì 核算:計時。計量(li刵g )。計日程功。 測量或核算度數、時間、溫度等的儀器:晴雨計。濕度計。 主意,策略:計策。計謀。 謀劃,打算:計畫。
偕的解釋 偕 xié 共同,在一起:偕老(夫婦同居到老,如“白頭偕偕”)。偕行(x妌g )。偕同。偕樂(l?)。 和諧:“五字詩成卷,清詩少得偕”。 筆畫數:11; 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