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
周朝王畿內遂所屬的行政單位。以里宰主之。春秋戰國時為鄉屬行政單位。春秋齊國分國為五鄉,鄉屬有州、里,里亦為軍事組織單位。戰國時秦國所設以里典主之。漢朝為縣以下基層行政單位。城、鄉均有。通常一里百家,以什伍編制,由里正、里魁主之,檢察善惡。隋煬帝大業三年(607)又改京都諸坊為里。唐朝以百戶為里,里有正。明朝自洪武十四年(1381)規定,凡居處相鄰之一百十戶為里,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里長,其餘一百戶為十甲,每甲十戶。
古代的行政單位,即戶口編制單位。1、夏以七十二家為一里,見《廣雅·釋地》。
2、周以二十五家為一里,其官稱里宰,掌里之政令、人口、六畜、兵器等,見《周禮·地官·里宰》。到東周,又有一百家為一里之說,見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註疏。
3、秦漢百家為一里。《後漢書·百官五·里》:“里有里魁,民有什伍,善惡以告。本注曰:里魁掌一里百家。什主十家,伍主五家,以相檢察。民有善事惡事,以告監官。”
4、北魏以二十五家為里,見《魏書·食貨志》。隋沿其制。
5、唐以一百家為里,里置里正,主里之政令,見《通典·食貨三》。
6、明一百一十戶為里,以交丁糧多的十戶輪流為里長;里長,掌里之政令。
里字典分解
里的解釋 里 (④⑤裏) lǐ 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 街坊(古代五家為鄰,五鄰為里):里弄(l恘g )。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:一里(等於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 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