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曹
各部司官稱部曹。古代官署,分部和曹,漢設尚書五人,一人為僕射,其餘四人分為四曹;後又分為六曹。分曹,就象今天分部。魏晉以後,稱“吏曹”為“吏部”。隋朝分吏、禮、兵、刑、戶、工六部。隋煬帝時又改禮部為“儀曹”改“兵部”為“兵曹”。後世以尚書為各部長官,部郎分司辦事,各部的司官都稱為部曹。參看《隋書·百官志下》和《文獻通考·職官考六》。
部曹字典分解
部曹的解釋 漢 代尚書分曹治事, 魏 晉 以後,漸改吏曹為吏部,但六部各司仍有稱曹的。到 明 清 時代,部曹就成為各部司官之稱。 清 侯方域 《宦官論》:“天子又奬其
部的解釋 部 bù 全體中的一份:部分(“分”讀輕聲)。外部。腹部。局部。全部。部件。部位(位置)。 機關企業按業務範圍分設的單位:外交部。編輯部。部隊(軍隊)。 具有統
曹的解釋 曹 cáo 等,輩:爾曹(你們)。吾曹。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:部曹(中國明、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,源於漢代曹史的簡稱,相當於郡守的總務長)。 訴訟的原告、被告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