監冶謁者
官名。東漢末魏國臨時設定,以謁者之職兼領冶鑄。《三國志·韓暨傳》: “後遷樂陵太守,徙監冶謁者。舊時冶作馬排”,“暨乃因長流為水排,計其利益,三倍於前。在職七年,器用充實。”
官名,東漢末年曹操置,以謁者兼掌冶鑄事。《三國志·魏書·韓暨傳》:“太祖平荊州,闢為丞相士曹屬。後選樂陵太守,徙監冶謁者。”
監冶謁者字典分解
謁者的解釋 (1).官名。始置於 春秋 、 戰國 時, 秦 漢 因之。掌賓贊受事,即為天子傳達。 南朝 梁 置謁者台,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。 陳 及 隋 皆因之。 唐
官名。東漢末魏國臨時設定,以謁者之職兼領冶鑄。《三國志·韓暨傳》: “後遷樂陵太守,徙監冶謁者。舊時冶作馬排”,“暨乃因長流為水排,計其利益,三倍於前。在職七年,器用充實。”
官名,東漢末年曹操置,以謁者兼掌冶鑄事。《三國志·魏書·韓暨傳》:“太祖平荊州,闢為丞相士曹屬。後選樂陵太守,徙監冶謁者。”
謁者的解釋 (1).官名。始置於 春秋 、 戰國 時, 秦 漢 因之。掌賓贊受事,即為天子傳達。 南朝 梁 置謁者台,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。 陳 及 隋 皆因之。 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