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貲入仕
歷史字典解釋
一種向官府輸納金錢穀粟以換取官位的制度。其制始於西漢,其後歷代常沿用之。漢代納貲入仕名目繁多。文帝從晁錯之言,令民入粟實邊,六百石爵上造,四千石為五大夫,萬二千石為大庶長。漢制又規定有貲(財產)五百萬錢以上者,向官府繳納若干資財後即可為郎,自備車馬服裝到京師等候選用,稱為貲選。武帝時以連年戰爭,國用不足,於是明開賣官之門,其時入谷者、入羊者、入奴婢者、煮鹽冶鐵者均可入仕。元朔五年(公元前124年)制定武功爵十七級專備鬻賣。東漢安帝時令吏人入錢穀為關內侯、虎賁、羽林郎、五大夫、府吏、緹騎等各種等級的官。魏晉南北朝時以邊費不足,多實行納貲授官之制。北魏明帝時規定,輸粟八千石者賞散侯, 六千石散伯, 四千石散子,三千石散男,職人輸七百石賞一大階授以實官,白丁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,千石加一大階;諸沙門輸粟四千石入京倉者授本州沙門統。唐宋以後於國庫匱乏時亦嘗行納貲授官之制。宋神宗行入粟補官法,出將作監主簿、助教告敕七十道,交付河北安撫司募民入粟;高宗紹興中募民開墾兩淮,歲收谷五百石歸官莊者免本戶差役,七百石補進義副尉,至四千石補進武校尉。金元兩代在籌措軍糧與賑濟災荒時亦均行實粟補官之法。明於景泰年間以邊費不足,始令輸納補官給冠帶,並使生員納粟為國子監生;軍民納粟者世襲武職;罷退官非贓罪者,輸米二十石給誥敕。清代納貲授官之制沿襲明代,如遇災歉,每開捐官之例,出錢穀賑民者可補監生或補官,其中納貲多,助國用者亦可獲得實官。特別是國子監,實際上成了捐官之門,不但廩生、增生、附生可捐納入監,那些被黜降發落者亦得納貲為監生,富家不致力學業的子弟均以捐監來光耀門楣。監生例可應吏部選,量予補官。
詞語分解
- 納的解釋 納 (納) à 收入,放進:出納。藏污納垢。 接受:採納。笑納。納諫。 享受:納福。納涼。 繳付:納稅。 補綴,縫補;現多指密密地縫:納鞋底。 姓。 繳出吐 筆畫數:; 部首:糹; 筆順編號:
- 入仕的解釋 入朝作官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爵國》:“士入仕宿衛天子者比下士,下士者如上士之下數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議對》:“對策者以第一登庸,射策者以甲科入仕,斯固選賢要術也。” 唐
歷史官職推薦:世祿
世代享受官祿。又指世代享受官祿的制度。《尚書·周書·畢命》: “世祿之家。”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: “鮑叔既進管仲,以身下之,子孫世祿於齊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 “夫世祿,滕固行之矣。” 、世代為官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納貲入仕歷史
猜你喜歡
猛火油櫃的歷史解釋
古代噴火器械。猛火油士曹參軍、行參軍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見公府士曹。泣瓊瑰的歷史解釋
左傳成公十七年初,聲黃華城的歷史解釋
在今湖北荊沙市荊州區額濟納旗的歷史解釋
年改額濟納土爾扈特旗木瓜澗的歷史解釋
在今河北淶源縣東南四霍集占的歷史解釋
清新疆喀什噶爾今喀什南滿支線的歷史解釋
即中東鐵路南滿支線。尚食直長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隋朝門下省尚食甘孜州的歷史解釋
年改甘孜委員置,屬康都知監的歷史解釋
官署名。明代宦官二十誤盡蒼生的歷史解釋
誤貽誤妨害。蒼生老百備倭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明朝時因倭寇入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歷史解釋
在雲南省西部,西南與黃瓜縣的歷史解釋
北魏太平真君八年置,督學道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清朝道員之一。邾儀父的歷史解釋
生卒前春秋時邾國國君司馬池的歷史解釋
字和中,夏縣今屬山西求盜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戰國秦置,為亭李傕、郭汜之亂的歷史解釋
東漢末年封建軍閥之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