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官職>> 僭號

僭號

冒用尊號。《春秋經·哀公十三年》: “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。”杜預註: “夫差欲霸中國、尊天子,自去其僭號而稱子,以告令諸侯。故史承書之。”


官制用語。1、與當時帝王對抗而自稱帝王者,站在當時帝王的立場則稱為“僭號”。《三國志·蜀書·呂凱傳》:“蓋聞楚國不恭,齊桓是責,夫差僭號,晉人不長,況臣於非主,誰肯歸之邪?”

2、超越應封之封號。《漢書·師丹傳》:“太皇太后詔大司徒、大司空曰……故定陶太后造稱僭號,甚悖義理。”

僭號字典分解

僭號的解釋 (1).冒用帝王的稱號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:“諸儒或譏以為 雄 非聖人而作經,猶 春秋 吳 楚 之君僭號稱王,蓋誅絶之罪也。”《文選·陳琳<檄吳將校部曲文>

僭的解釋 僭 jiàn 超越本分,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義或禮儀、器物:僭越。僭妄。僭偽(封建王朝稱割據對立的王朝)。僭盜。 overstep one's auth

號的解釋 號 (號) hào 名稱:國號。年號。字號。 指人除有名、字之外,另起的別稱:別號(如“李白,字太白,號號青蓮居士”)。 標誌:記號。 排定的次序或等級:編號。

多看看:僭禮【歷史官職】

越禮行為。《禮記·郊特性》: “舞大武,乘大路,諸侯之僭禮也。”

僭號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