勛書

勛書怎么寫好看

勛書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官職制度文書。又稱“勛案”、“勛簿”。北魏時記載將士軍功勳勞的文簿。由主將在每次戰事結束後將部屬的勳勞記於素之上,註明所立戰功應授的階數。勛書上來只列姓名、階級數,不記載所屬單位,肅宗時因竊冒軍功者太多,從盧同之奏,改為無官職者要列出本州、、縣三長之所,有官職者亦要註明現任及所歷官階。主將寫明後,統將、都督皆須印記,再由行台太尉轉至尚書省。吏部加階後,亦註明加補時間。主將所擬勛書內容,須得監軍同意始生效。早期勛書多由督將回京後再造,易生弊端,肅宗時改為軍還之後即上,不得隔月。為防止主將循私,又規定立功至一“階”以上,即給券,券上書寫行台、統軍位號、勛人姓名、立功時間及地點。券由中剖為二,由勛人及行台各持一半,戰事結束到京後再核對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勛的字典解釋 勛 (勛) ū 特殊功勞:勳章。勳業(功勳和事業,如“不朽的勛勛”)。功勳。 筆畫數:; 部首:力; 筆順編號:
  • 書的字典解釋 書 (書) ū 成本的著作:書籍。書刊。書稿。書香。書卷氣(指在說話、作文、寫字、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)。書生氣(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)。 信:書信。書札。書簡。書函。 檔案:證書。說明

歷史官職推薦:承議郎

官名。隋煬帝大業三年 置,員三十人,正六品,據事大小出使。唐朝沿置,為正六品下文散官,郡公出身者由此敘階。宋初為正六品下文散官。太宗太平興國元年 ,以避諱改承直郎。神宗元豐三年 復置為寄祿官,從七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勛書歷史

相關歷史

勛書_勛書介紹_歷史官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