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運使

轉運使怎么寫好看

轉運使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官名。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(733) 以裴耀卿為江南淮南轉運使,掌東南水陸運輸。後又置諸道轉運使,掌全國糧谷調撥。安史之亂後又於各地置巡院。因其轉運力資多來自鹽鐵收入,故常兼鹽鐵使,合稱鹽鐵轉運使,常由宰相兼任,為唐後期中央最高財政長官。宋初設隨 * 運使、水陸計度轉運使,供辦軍需。太宗以後分設於各路,演變為地方高級長官,經度一路財賦,監察各州官吏,奏報官吏違法、民生疾。選朝官以上充任,若兩省五品上官充任則稱都轉運使。遼朝山西路都轉運使及諸州轉運使司,均設為長官,屬南面財賦官。金朝亦設,正三品,掌稅賦錢穀、倉庫出納、權衡度量之制。參見“轉運司”。


官名。唐置,掌糧食財貨的轉運,有都轉運使和轉運使,職務大體相同。見《新唐書·食貨志三》。宋朝有都轉運使、轉運使,掌經度一路或數路財賦,並有督察、刺舉地方官吏的權力;後兼理邊防、治安、錢糧,成為州府以上的一級行政長官。見《宋史·職官七·都轉運使》。遼代在山西、奉聖州、蔚州應州等地置轉運使。見《遼史·百官志四·轉運司》。金代也置轉運使。見《金史·百官三·都轉運司》注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轉運使的解釋 官名。唐代始設。初稱水陸發運使,後設諸道轉運使,分掌水陸轉運和全國穀物財貨轉輸、出納。宋初改設專職都轉運使和轉運使,掌一路或數路財賦,後又兼理邊防、治安、錢糧、巡察等,成為居府州之上的行政官職。元、明
  • 轉運的解釋 ∶把運來的東西再運到別處去轉運業務轉運站 ∶運氣好轉來年轉運詳細解釋.循環運行。《詩·大雅·雲漢》“倬彼雲漢,昭回於天” 漢 鄭玄 箋:“精光轉運於天,時旱渴雨,故 宣王 夜仰視天河,望其候焉。”
  • 使的字典解釋 使 ǐ 用:使用。使勁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錢。 派,差譴:使喚。使命。使女。 讓,令,叫:迫使。 假若:假使。即使。 奉命辦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館。 筆畫數:; 部首:亻; 筆順編號:

歷史官職推薦:宗藩

受分封的同姓皇族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漢高祖乃封弟交為楚王,爰都彭城,以強淮泗,為漢宗藩。”藩即屏衛之意。 皇帝的同姓諸侯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(漢高祖)封弟交為楚王,爰都彭城,以強淮泗,為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轉運使歷史

相關歷史

轉運使_轉運使介紹_歷史官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