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公府
三公治事府署合稱。西漢初指丞相府等,成帝以後指丞相(大司徒)、大司馬、御史大夫 (大司空) 三府,東漢指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三府。皆為宰相府署,自行辟除僚佐,分曹處理日常政務。西漢後期至東漢,政歸尚書,三府唯理庶政,行文上下,受成而已。魏晉南北朝沿置,多指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三府,北周指太師、太傅、太保三府。時三公皆為名譽宰相,決策、發令、行政分屬中書、尚書、門下等省,三府形同虛設,或亦參理庶務。隋、唐以來,三公用作加官、贈官,不置府。參見“三公”。
三公辦公的官署。西漢時指丞相(大司徒)府、大司馬府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府。東漢指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三府。自己任用官吏,分曹處理日常政務。魏晉南北朝沿置。北周指太師、太傅、太保三府,但此時的三公皆為名譽宰相,形同虛設,其決策、發令、行政的實權,分屬中書省、尚書省、門下省。隋唐以後,三公用作加官、贈官、不置府。參看“三公”條。
三公府字典分解
三公的解釋 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。《書·周官》:“立太師、太傅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陽。”一說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
府國語字典 府 f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:府庫。天府。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,泛指一般人的住宅:府邸。府第。王府。府上。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,等級在縣和省之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