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頭試
貢舉考試名。唐朝禮部試士,舉人與禮部侍郎有親故關係者,移試吏部考功司,稱別頭試。德宗貞元十六年(800)罷。北宋太宗雍熙二年(985),復命禮部試考官親戚移試別處。真宗鹹平元年(998),令國子監、開封府發解官親戚赴別試。仁宗景祐四年(1037),各路亦行別頭試。自此,除殿試外,各級考試多設別頭場或別試院。
宋代科舉考試的方式之一。指考官的子弟、親戚、門客應試時須實行迴避另設場屋別派試官以試之。簡稱“別試”。唐代省試已有考官迴避親屬的措施,然非定製。至宋雍熙二年(公元985年)始命禮部試考官親戚移試別處。鹹平元年(公元998年)對於國子監、開封府發解官的親戚派官另行考試。景祐四年(公元1037年),命各路解試亦行別試之制。此後除殿試外,各級考試多另設場院另行派官進行別頭考試。
別頭試字典分解
別頭試的解釋 唐 宋 科舉制度中,因應試者與考官有親故關係或其他原因,為避嫌疑而另設的考試。《新唐書·選舉志上》:“初,禮部侍郎親故移試考功,謂之別頭……﹝ 元和 ﹞十三年
別頭的解釋 見“ 別頭試 ”。
試國語字典 試 (試) shì 按照預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:試車。試圖。試航。試問。嘗試。試金石。 考,測驗:試場。試卷。試題。筆試。考試。口試。 筆畫數:8; 部首: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