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匭使

知匭使怎么寫好看

知匭使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使職名。唐武則天垂拱二年(686) 置匭(銅櫃)四枚,接受四方投書,令正諫大夫補闕拾遺一人充使,受理投匭之書信,是為知匭使。每日所有投書,至暮並進。玄宗天寶九載(750) 改稱獻納使,肅宗乾元元年(758) 復稱知匭使。德宗建中二年(781)擇諫議大夫一人,充知匭使。文宗開成三年(838) 以諫議大夫李中敏充。


官名。唐置,掌匭事。武后垂拱二年,置匭以受四方之書。參見“匭院”條。玄宗時改稱獻納使,肅宗時復舊,德宗時改稱理匭使。見《舊唐書·職官二·知匭使》、《新唐書·百官二·左諫議大夫》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使的字典解釋 使 ǐ 用:使用。使勁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錢。 派,差譴:使喚。使命。使女。 讓,令,叫:迫使。 假若:假使。即使。 奉命辦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館。 筆畫數:; 部首:亻; 筆順編號:

歷史官職推薦:中軍騎督

官名。西晉置。典中軍騎兵,《晉書·李特載記》: “中護軍切征,李庠 不得已而應之,拜中軍騎督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知匭使歷史

相關歷史

知匭使_知匭使介紹_歷史官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