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官職>> 資政大夫

資政大夫

散階稱號。金朝始置,為文散官。正三品中,屬四十二階之第十階。元朝沿置,升為正二品,宣授。明朝為文職正二品之升授。清初沿置,為文職正二品及武職中屬八旗者正、從二品之封贈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),始專封文職正二品,八旗正、從二品改同綠營,分別封武顯大夫、武功大夫。


官名。金代文階官正三品中稱資政大夫,元代為正二品中文散官,明代文散官正二品升授稱資政大夫。見《金史·百官一·文官九品》、《元史·百官七·文散官》、《明史·職官一·吏部》。

資政大夫字典分解

資政的解釋 (1).幫助治理國政。 唐 道宣 《敘元魏太武廢佛法事》:“帝諱 燾 ,以 明元帝 泰常 八年即位,時年八歲,尚在幼沖,資政所由,唯恃台輔。” 太平天囯

大夫的解釋 [senior official in feudal China] 古代官名。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,國君下有卿、大夫十三級,“大夫”世襲,

多看看:資政院【歷史事件】

清政府在“預備立憲”中設定的中央咨議機構。1906年(光緒三十二年)清政府開始“預備立憲”,次年9月(八月)諭令設立資政院“以立議院基礎”,任命溥倫、孫家鼐為資政院總裁,主持籌備。1909年(宣統元年) 7月(六月)資政院奏擬院章,規定議員二百名,分欽選和民選兩種,各占半數。欽選議員包括王公世爵、宗室覺羅、各部院衙門七品以上官員、碩學通儒和多額納稅者;民選議員由各省咨議局推選,總裁則從王公大臣中

資政大夫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