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歷史悠久,僅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有四千多年。歷史與人是分不開的;人和活動地點又是分不開的。 地名是各個歷史時代人類活動的地方,如果沒有後人就不知道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。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。地名命名的意義通常認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達的含義,它是人們為地命名時的著眼點,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據。
歷史地名(第10頁):
- 甬江
- 灌村鎮
- 榮成縣
- 彌末
- 大小澗埠
- 南禪山
- 中站區
- 寧濟橋
- 麻務揀
- 萬年宮
- 客旅店
- 走馬川
- 弱漹鎮
- 夏駕浦
- 馬剛堡
- 了味司
- 安河鎮
- 湯陵縣
- 南北寨
- 雙溪鋪
在今浙江東部。上源奉化江和姚江,流至今浙江寧波市城區匯合後始稱甬江,東北流經鄞縣、寧波市鎮海區、北侖區而注入東海。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:吳王夫差二十三年(前473),“越王勾踐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”。《集解》:“賈逵曰:‘甬東,越東鄙,甬江東也。’”《清史稿·...
在廣東省從化市東部。面積58平方千米。人口1.9萬。鎮人民政府駐石坑圩,人口450。20世紀50年代初鄉人民政府曾設於石海大隊灌村圍,故名。1956年為灌村鄉,後改公社。1986年復改為鄉,1988年置鎮。屬小河源流的山間集水盆地。主產稻、西瓜、木薯。有農機、...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成山衛置,屬登州府。治所即今山東榮成市東北成山衛鎮。民國初屬山東膠東道。1925年屬膠萊道。1928年直屬山東省。1948年移今治崖頭。1988年改設榮成市。 古舊縣名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裁成山衛置,治今山東省榮成市成山衛...
即米國。都城在缽息德城 (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東一百四十里噴赤乾古城,一說在米馬巴札爾)。《新唐書·西域傳》: “米,或曰彌末,曰彌秣賀。” 見“米國”。
在今廣東德慶縣東。《方輿紀要》卷101德慶州:大小澗阜“在州東三十五里”。
在今青海西寧市南。上有南山寺。《清一統志 ·西寧府一》: 南禪山 “在西寧縣西南三里,崖洞有佛像”。
在河南省焦作市中北部。面積124平方千米。人口11.7萬。轄7街道辦事處、3鄉。區人民政府駐中站躍進路。1956年置李封區。1974年改稱中站區,因地處李封和王封煤礦之間,為兩礦煤炭中轉站,故名。工業有煤炭、化工、硫黃、鏈條、水泥、印刷、服裝、食品等廠礦。古蹟...
在今福建漳平市南。《方輿紀要》卷99寧洋縣:寧濟橋“在縣城(今雙洋鎮)南。萬曆五年建,長十八丈,尋圯。九年重建”。
即“貓霧揀”。
唐永徽二年(651)以九成宮改名,在今陝西麟遊縣西九成宮鎮。乾封二年(667)復名九成宮。 唐永徽二年(651年)由九成宮改名,在今陝西省麟遊縣西。乾封二年(667年)復名九成宮。
簡稱店集。即今山東即墨市東北六十里店集鎮。清同治 《即墨縣誌》 卷2 《市廛》 有客旅店。
應即今新疆瑪納斯河或呼圖壁河。唐岑參有《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》詩。 古水名。在唐輪台縣(今新疆米泉市境)附近,古車師國即唐庭州的西境,應即今瑪納斯河或呼圖壁河。唐岑參有《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》詩。
北宋置,屬夾江縣。在今四川夾江縣東南二十里甘露鄉。西臨青衣江,津渡曰弱漹渡。
在今江蘇崑山市東南二十里。《方輿紀要》 卷24蘇州府崑山縣: 夏駕浦 “新洋江南口即夏駕浦。永樂二年,夏原吉以松江自夏駕而東,沙漲猝不可去,江北岸有劉家河入海。乃鑿夏駕浦,掣江接浦,匯於劉家河”。後屢有浚治,為宣洩要口。
明置,屬固原衛。在今寧夏彭陽縣北。
在今雲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境。《清一統志·元江州》:了味土巡司“在新平縣境,舊系魯魁山土目,至普為善,於本朝康熙二十七年歸附,授土巡檢世襲”。
北宋置,屬臨淮縣。在今江蘇泗洪縣東南安河入洪澤湖之口。 (1)古鎮名。在今江蘇省泗洪縣東南安河入洪澤湖口處。北宋屬盱眙縣。(2)今鎮名。在陝西省延長縣東北部、安河上游東側。面積225平方千米。人口1萬。鎮人民政府駐安河,人口980。清同治年間因地處小河邊,取“...
唐置,屬羈縻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興文縣境。後廢。
在今山西大寧縣境。《方輿紀要》 卷41大寧縣: “南北寨在縣南北,去城各一里。元末右丞時公權、院使李子厚置此戍守。”
亦稱煙溪口。清設鋪遞,即今湖南黔陽縣西五十八里雙溪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