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宗乘之廟

歷史字典解釋

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莊正北。清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仿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形制建造。“普陀宗乘” 是藏語 “布達拉” 的漢譯,故又有“小布達拉宮” 之稱。建成之時,由伏爾加河流域返回祖國的厄魯特蒙古土爾扈特部首渥巴錫等人,也隨各民族首領到承德覲見。廟內現存乾隆帝御筆 《普陀宗乘之廟碑記》、《土爾特全部歸順記》、《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》 石碑三通。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
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正北。普陀宗乘,為藏語“布達拉”的漢譯,故又有“小布達拉宮”之稱。為清乾隆帝六十壽辰(乾隆三十五年)、皇太后八十壽辰(乾隆三十六年)接待國內各少數民族王公貴族而建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動工,歷時4年有餘,仿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形制建設。建成之時,由伏爾加河流域返回祖國的厄魯特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等人,眾跋涉萬里,也隨各民族領袖到承德覲見,表現了當時舉國團結統一的興旺局面。建築利用山勢,自然散置,自南而北層層升高,極富變化。山門前有5孔石橋,門內建巨大碑亭,內有乾隆帝御筆《普陀宗乘之廟碑記》、《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》、《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》石碑三通。亭北為五塔門、三間四柱七樓式琉璃牌樓。牌樓之後,殿閣樓台等建築隨地勢前後錯落。主體建築大紅台氣勢雄偉,高達42.5米,寬59.7米,有城閣凌空之感。紅台中部是萬法歸一殿,重檐四角攢尖鎏金瓦頂,台東為落伽勝境殿,台東北的權衡三界亭和台西北的慈航普渡亭,均重檐金瓦,與萬法歸一殿、大紅台的紅牆白台、蒼松翠柏交相輝映,莊嚴華麗異常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普陀宗乘之廟碑亭

詞語分解

  • 普陀的解釋 中國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梵語 補陀落迦 的省音譯。在今 浙江省 普陀縣 ,屬 舟山群島 。古稱 梅岑山 ,傳說 漢 方士 梅福 在此煉丹。 五代後梁 時, 日 僧 慧鍔 從 五台山 請 觀音 聖像回

歷史地名推薦:九江

《尚書·禹貢》荊州:“九江孔殷。”“九江納錫大龜”。後人對其所在地解釋有三說: 《漢書·地理志》 尋陽:“《禹貢》九江在南,皆東合為大江。”是說九江在漢尋陽境內,即今湖北廣濟、黃梅一帶。漢、唐諸儒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普陀宗乘之廟歷史

相關歷史

普陀宗乘之廟_普陀宗乘之廟在哪裡_歷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