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德縣
歷史字典解釋:
①東漢末吳分故鄣縣置,屬丹陽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廣德縣西南。以西漢鴻嘉二年(前19)在黟縣所置廣德王國為名。西晉屬宣城郡。南朝梁屬廣梁郡。陳屬陳留郡。隋開皇九年(589)併入石封縣。唐至德二年(757)改綏安復置,治所即今廣德縣。北宋太平興國四年(979)為廣德軍治。元為廣德路治。至正十六年(1356)朱元璋改為廣陽縣,為廣興府治。明洪武四年(1371)復為廣德縣,為廣德州治。十三年(1380)廢入廣德州。1912年廢州為廣德縣。民國初屬安徽蕪湖道。1928年直屬安徽省。
②南朝梁置,屬陽山郡。治所在今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北。隋開皇十年(590)改名廣澤縣。
③唐武德元年(618)分安康縣置,屬西安州(後改直州)。治所在今陝西漢陰縣東。貞觀元年(627)廢。
(1)古縣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北。屬齊樂郡。隋開皇十年(590年)改廣澤縣。(2)今縣名。在安徽省東南部。屬宣城市。面積2165平方千米。人口51.1萬。轄6鎮、10鄉。縣人民政府駐桃州鎮。秦、漢為故鄣縣地。三國吳析置廣德縣,以舊廣德王國為名,治今桃州鎮西南,屬丹陽郡。南朝宋置綏安縣。隋並廣德縣入綏安縣。大業二年(606年)移治今桃州鎮,屬宣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桃州,七年廢。至德二載(757年)改綏安縣為廣德縣。北宋太平興國四年(979年)置廣德軍。元為廣德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廣德縣為廣陽縣。為廣興府治,後為廣德州治。洪武十三年廢入廣德州。1912年廢州為縣。1914年屬蕪湖道,1927年直屬安徽省。1949年屬皖南行署區宣城專區,1952年屬安徽省蕪湖專區。1980年屬宣城地區,2000年屬宣城市。地處皖南山地東北部低山丘陵。南境馬鞍山海拔863米,為最高點。中部河谷平原與崗地相間,構成廣德盆地。桐汭河、無量溪皆出南境山地,北穿盆地,至郎溪縣境匯入郎川河。屬北 * 帶濕潤氣候。有煤、大理石、螢石和瓷土等礦。自然植被屬常綠闊葉、落葉闊葉混交林。森林覆蓋率35.9%。用材林以松、杉、竹為主。毛竹蓄積量居全省之冠。農產稻、油菜籽、小麥,茶葉、蠶桑種植普遍。特產“大紅袍”板栗。工業有機械、化肥、紡織、造紙、陶瓷、耐火材料、採煤等。宣杭鐵路橫貫縣境。寧廣公路斜穿縣境西南部,廣宜公路縱貫縣境東北部,還有318國道、廣郎等公路。名勝古蹟有太極洞、天壽寺塔。
詞語分解
- 縣的字典解釋 縣 (縣)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。 縣 (縣) á 古同“懸”。 筆畫數:; 部首:厶; 筆順編號:
歷史地名推薦:盤水鎮
金置,屬歷城縣。即今山東章丘市西龍山鎮。清光緒 《山東通志》 卷: “巨合城在 歷城縣東七十五里。漢巨里聚。耿弇討張步守巨里,即此城也。金為盤水鎮。今為龍山鎮。” 在貴州省普安縣中西部、南山坡北部山
猜你喜歡:
{{item.username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