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地名>> 夏縣

夏縣

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改北安邑縣置,屬河北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6夏縣: “因夏禹所都為名。” 北周建德七年(578) 移治今夏縣,為安邑郡治。隋大業初屬河東郡。唐屬陝州。金屬解州。民國初屬山西河東道。1928年直屬山西省。


(1)古縣名。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年)改北安邑縣置,治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禹王城。屬河北郡。後為安邑郡治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年)移治今夏縣。(2)今縣名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黃河北岸、中條山西麓,東南鄰河南省。屬運城市。面積1352平方千米。人口35.3萬。轄6鎮、5鄉。縣人民政府駐瑤峰鎮。古為安邑地,夏禹建都於此。春秋屬晉。戰國初為魏國都。秦置安邑縣,為河東郡治。兩漢、魏、晉因之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分安邑縣為南、北安邑縣,十八年北安邑縣改夏縣,治今縣西北禹王城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年)移今址。《太平寰宇記》:夏縣“以夏禹所都之地為名”。隋屬河東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屬虞州,貞觀十七年(643年)屬絳州,大足元年(701年)改屬陝州,不久復屬絳州,乾元三年(760年)又屬陝州。北宋因之。金貞祐三年(1215年)屬解州。元、明不改。清因之。1914年屬河東道,1927年直屬山西省。1949年屬運城專區,1951年屬晉南專區。1967年屬晉南地區,1970年屬運城地區。2000年屬運城市。黃河、涑水河、白沙河、姚暹渠、泗交河流經境內。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。農產以小麥、棉花、玉米、穀子為主。礦產有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鋁、煤、鋁土、大理石、石英、石膏等。工業有採礦、電力、機械、化工、紡織、製藥、建材、玻璃、食品等。同蒲鐵路和太風、太茅公路經過縣境。名勝古蹟有東下馮遺址、司馬光祖塋、堆雲洞、薛嵩墓碑、禹王古城、溫泉等。

夏縣字典分解

夏的解釋 夏 xià 一年的第二季:夏季。夏天。夏令。夏播。夏熟。夏糧。 中國朝代名:夏代。夏曆。 指中國:華夏。 姓。 冬 筆畫數:10; 部首:夂; 筆順編號:13

縣的解釋 縣 (縣)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。 縣 (縣) xuán 古同“懸”。 筆畫數:7; 部首:厶; 筆順編號:2511154

看一看:夏侯夔【歷史人物】

【生卒】:483—538南朝梁譙郡譙人,字季龍。夏侯亶弟。起家齊南康王府行參軍。入梁,位大匠卿。武帝普通中,以征遠將軍,隨機北討,副裴邃討平義州之亂。累遷司州刺史,領安陸太守。後又屢敗魏軍,降魏東豫州刺史元慶和、郢州刺史元願達,逐魏將元顯伯,生擒二萬餘人。以功封保城縣侯,為豫州刺史。累年兵革,人頗失業,夔帥軍人立堰蒼陵,溉田千餘頃,在州七年,甚有聲績,遠近多附之。卒謚桓。

夏縣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