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橋鎮
南橋鎮怎么寫好看
歷史字典解釋
①即今上海市奉賢縣治。明、清置巡司於此。1912年奉賢縣徙治於此。
②即今江蘇無錫市南十二里南橋。清光緒 《江蘇全省輿圖》 無鍚縣圖: 西南有南橋。民國 《江蘇六十一縣誌》: 無錫縣南有 “南橋鎮”。
(1)在河北省行唐縣東部。面積61.3平方千米。人口3.2萬。鎮人民政府駐南橋,人口 3070。因處曲河南岸,原名南曲河,1938年以村南萬順橋改今名。1953年設鄉,1958年併入城關公社。1961年析置南橋公社,1984年復鄉,1985年改鎮。河渠縱橫。產小麥、玉米、棉花、稻。為縣糧棉主產區、縣東較大農貿市場。有鑄造、棉油、木器、藥材加工等廠。京獲公路經此。有烈士紀念塔。鎮境故郡為北魏唐郡治所。(2)在上海市奉賢區中西部。區人民政府駐地。面積約9平方千米。人口6.2萬。鎮人民政府駐南橋,人口3.6萬。鎮以橋名。南宋已有南橋之名,元設南橋務,明有稅課局、巡檢司,清雍正四年(1726年)為奉賢縣治,雍正九年縣治遷奉城。1912年為奉賢縣治。1951年起為縣屬鎮。2001年奉賢縣改區,為區人民政府駐地。有機械、五金、化肥、印刷、電器、釀造等廠,特產“鼎豐乳腐”。滬杭、南航、南奉、南亭公路在此交會。古蹟有古華園、佛閣月城。(3)在江西省尋烏縣東南部、尋烏河畔。面積138平方千米。人口3.1萬。鎮人民政府駐牛斗光圩,人口 2100。以境內南橋村得名。1949年屬牛斗光等鄉,1958年設南橋公社,1984年改鄉,1988年改設南橋鎮。為縣糧食重點產區,並產花生、大豆、西瓜等。稀土資源豐富,有水電站及農機修配、釀酒、稀土等廠。為贛、粵邊境農貿集市。206國道經此。(4)在山東省蒼山縣南部。面積92平方千米。人口6.1萬。鎮人民政府駐南橋,人口 4000。建村於元代,以張、王兩姓得名張王莊。明時一太學生任良弼,號南橋,曾居於此,後易名南橋。1950年設南橋區,1958年建南橋公社,1984年改建鄉,1996年改置鎮。東泇河、西泇河、汶河流經。主產小麥、玉米、大豆等。有農機修配、塑膠、麵粉等廠。郯夏公路經此。有小湖子古文化遺址。(5)在湖南省醴陵市東北部。面積99平方千米。人口4.1萬。鎮人民政府駐南橋,人口 2970。地以橋名。1950年屬醴陵縣一區。1956年設南橋鄉,1958年為南橋公社,1984年復鄉,1995年置鎮。主產稻。有煤礦和花炮、造紙、電石、水泥、化工等廠。鎮區設圩場。醴瀏鐵路、106國道經此。(6)在湖南省東安縣北部。面積10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萬。鎮人民政府駐南橋,人口300。鎮因橋名。1949年為南鎮鄉。1959年為紅旗公社,1961年為南鎮公社。1984年復鄉,1995年大水鄉併入置南橋鎮。主產稻、烤菸、黃花菜,並產木材、楠竹、油桐。礦產有鐵、銅、硫黃、煤。有造紙、化工廠及林場、園藝場。棕絲斗笠為傳統產品。邵永公路經此。(7)在海南省萬寧市西南部,面積280平方千米。人口1.2萬,黎族為主。鎮人民政府駐南橋圩,人口 1540。1959年設南橋公社。1962年併入南林農場,1963年恢復原名建制,1964年再併入南林農場。1971年場社分開,改名南林公社。1980年改稱南橋公社,1983年改南橋區,1987年改南橋鄉,2002年設南橋鎮。是萬寧市橡膠、椰子、胡椒、鳳梨和檳榔、益智、砂仁、巴戟等的主要產地。產水稻、山蘭稻等。特產“山蘭酒”。223國道經此。
詞語分解
- 鎮的字典解釋 鎮 (鎮) è 壓:鎮尺(用金屬、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,用來壓書和紙。亦稱“鎮紙”,“壓尺”)。鎮痛。 以武力維持安定:鎮壓(用強力壓制,不許進行政治活動)。鎮反。鎮服。鎮懾。鎮守。 安定:鎮靜。鎮定
歷史地名推薦:玉溪縣
①唐貞觀六年置,屬羈縻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紅原縣境。後廢。②年改休納縣置,屬雲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雲南玉溪市。民國《續修玉溪縣誌稿》:“玉溪為境內最大河流,可以概括全縣。”年直屬雲南省。年改玉溪市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南橋鎮歷史
猜你喜歡
毀譽參半的歷史解釋
毀詆毀。譽稱讚。指責商喜的歷史解釋
明浙江會稽今紹興人,莆口的歷史解釋
在今福建莆田市東南。仙莊的歷史解釋
集鎮名。在河南省清豐八花九裂的歷史解釋
主謂八朵花,九朵裂開一畝泉的歷史解釋
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一三條石的歷史解釋
區片名。在天津市紅橋匕鬯不驚的歷史解釋
源見匕鬯。形容紀律嚴謝庭風韻的歷史解釋
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北王珠鎮的歷史解釋
在山東省膠州市北部。仙台的歷史解釋
初學記卷十一引晉司馬陳王的歷史解釋
遼代封爵。張儉蕭孝友壯丁的歷史解釋
宋鄉役名。輪差鄉村第清流投濁流的歷史解釋
新五代史李振傳載唐末任四的歷史解釋
甘肅渭源人。農民,移雍齒先侯的歷史解釋
史記留侯世家上已封大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歷史解釋
弒古稱臣子殺君父叫弒青溝的歷史解釋
在今天津市薊縣西北二領軍將軍的歷史解釋
官名。東漢延康元年曹五業從事的歷史解釋
官名,漢末劉表置,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