匕鬯不驚

匕鬯不驚怎么寫好看

匕鬯不驚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源見“匕鬯”。形容紀律嚴明,無所驚擾。唐 楊炯《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》:“出身事主,元良永固於萬邦;束髮登朝,匕鬯不驚於百里。”


主謂 匕鬯,指祭祀。匕,古時用來取食的一種勺子,即羹匙之類的器具;鬯,古時祭祀用的香酒。指宗廟祭祀不受驚擾。後用來形容軍紀嚴明,對老百姓無所驚擾。語本《易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36回:“、寧之亂,坐鎮上游,匕鬯不驚,指揮若定。”△褒義。 多用於軍紀方面。 →秋毫無犯 ↔明火執仗。也作“匕鬯無驚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匕鬯的解釋 .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 王弼 註:“匕,所以載鼎實;鬯,香酒。奉宗廟之盛也。”後因代指宗廟祭祀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皇太子臨辟雍頌》:“皇太子耀彼重離,光茲匕鬯,儀以天文,化成天下
  • 驚的解釋 驚 (驚) ī 騾馬等因為害怕而狂奔起來不受控制:驚車。驚群。馬驚車敗。 害怕,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緊張不安:驚恐。驚駭。驚愕。驚惶。驚詫。驚遽。驚厥。驚悟。驚心動魄。驚惶失措。驚世駭俗(言行出奇,使世

歷史典故推薦:負芻之禍

《孟子?離婁下》:“沈猶行曰:‘是非汝所知也。昔沈猶有負芻之禍,從先生者七十人,未有與焉。’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匕鬯不驚歷史

相關歷史

匕鬯不驚_匕鬯不驚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