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地名>> 榜羅鎮

榜羅鎮

即今甘肅通渭縣西南七十六里榜羅鎮。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俄界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後,率領由紅一、三軍團改編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繼續北上,迅速突破臘子口天險,到達通渭縣榜羅鎮。黨中央根據陝北紅軍和陝北蘇區的具體情況,在榜羅鎮召開了政治局會議,討論了紅軍的行動方向,決定以陝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。榜羅鎮會議對陝北抗日革命根據地的建立,起了重要作用。


在甘肅省通渭縣西南部。面積1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3萬。鎮人民政府駐榜羅,人口 4750。據傳昔在此設集市時曾張榜敲鑼,故名。1949年前設榜羅鎮,1949年改設區,1958年改公社,1985年改鄉,2001年復置鎮。產小麥、馬鈴薯和黨參、板藍根等中藥材。有草辮加工、粉條加工等廠。為縣西南部農副產品集散地。通榜公路終點。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此,並召開榜羅鎮會議。建有紅軍榜羅鎮會議紀念館。有秦長城遺址。

榜羅鎮字典分解

鎮國語字典 鎮 (鎮) zhèn 壓:鎮尺(用金屬、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,用來壓書和紙。亦稱“鎮紙”,“壓尺”)。鎮痛。 以武力維持安定:鎮壓(用強力壓制,不許進行政治活動

多看看:榜眼【歷史官職】

選舉制度。科舉取錄進士名目。始見於宋。初指文、武科殿試第二、三名,後專指第二名。明、清賜進士及第,文科授官翰林院編修。清朝武科授二等侍衛。 宋初對科舉考試中文武科殿試的第二三名均稱榜眼,南宋以至明清始專指第二名。《稱謂錄》說:“榜眼名目,始於北宋,古者原以第二、三兩名為一榜眉眼;眼必有二,故第二、第三皆為榜眼,後以第三為探花,遂專以第二為榜眼。又按以一甲第二人為榜眼,第三人為探花,至明始為定製”

榜羅鎮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