橋頭
在今甘肅文縣東南白龍江畔。《三國志·魏書·鍾會傳》: 景元四年 (263),“乃下詔使鄧艾、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,艾趣甘松、沓中連綴維,緒趣武街、橋頭絕維歸路”。
(1)集鎮名。(1)在江蘇省句容市東北部、京滬鐵路旁。屬下蜀鎮。人口1600。古時北臨長江,因鎮東有一石橋,故名。1929年置橋頭鎮。1956年併入下蜀鎮。省財經高等專科學校、京陽水泥廠位此。有集市、信用社、工商所等。滬寧鐵路經此並設站。寧鎮公路與新大公路在此交會。北有大道河入長江。(2)在雲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東北部、清水河北岸。橋頭鄉人民政府駐地。人口2830。原建村於芭蕉箐,清嘉慶七年(1802年)在清水河上石拱橋,名公安橋(今名橋頭大橋),遷村於此,故名。產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蔗、三七等。為縣境東部主要農貿集市。硯河公路經此。清水河畔孤山洞發現距今三萬年前的劍齒象化石。(3)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,東臨大通河(浩門河)。加定藏族鄉人民政府駐地。人口1836。因處大通河橋頭,故名。產春小麥、蠶豆。盛產蕨菜和中藥材。有公路。北山林區為國家森林公園。(2)村名。在海南省萬寧市北部。屬後安鎮。人口590。相傳明代有幾戶人家遷此定居。由於村前有龍頭河,出入很不方便,村民在龍頭河上用木板架橋,故名橋頭村。產甘蔗,有“果蔗之鄉”美稱。有公路通樂來。
橋頭字典分解
橋頭的解釋 [either end of a bridge] 橋的兩頭;橋的近岸部分
橋的解釋 橋 (橋)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:橋樑。橋墩。橋涵。橋頭堡。吊橋。棧橋。引橋。立交橋。 形狀如橋樑的:心臟搭橋手術。 古同“喬”,高。 古同
頭的解釋 頭 (頭) tóu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:頭骨。頭腦。頭臉(a.頭和臉;b.指面貌;c.指面子,體面)。頭角(ji僶 )(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