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凰台
①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南。《宋書·符瑞志》:元嘉十四年(437),“大鳥二集秣陵民王園中李樹上,大如孔雀,頭足小高,毛羽鮮明,文采五色……改鳥所集永昌里曰鳳皇里”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2:“鳳凰台在保寧寺後……淳熙中留守范公成大重建,更榜曰鳳凰台。”唐李白《登金陵鳳凰台》詩:“鳳凰台上鳳凰游,鳳去台空江自流。”皆此。
②在今山東泰安市北。《漢書·宣帝紀》:元康元年(前65),“鳳凰集泰山”,故名。
③在今河南溫縣西。《清一統志·懷慶府二》:“在溫縣西十五里王羊店。《本草綱目》:‘遠志,出溫縣西鳳凰台下。’即此。今台基尚存。”
④在今河南溫縣北。《清一統志·懷慶府二》:“在溫縣北五里渠河。明嘉靖中,鳳凰集於渠河東台。因名。”
⑤在今湖北羅田縣西。《輿地紀勝》卷47蘄州:鳳凰台“今羅田縣西三十里亦有鳳凰台”。
⑥在今湖北蘄春縣北。《輿地紀勝》卷47蘄州:鳳凰台“在蘄春縣北鳳凰山,即羅真人飛升之所。舊有一台,百鳥無棲止其上者”。
⑦在今湖北省鄂州市東。《明一統志》卷59武昌府:鳳凰台“在虎頭山。吳主因鳳凰見,築台於此,招周瑜、魯肅以定建都之計”。
⑧在今雲南洱源縣城北。《方輿紀要》卷117浪穹縣:鳳凰台在“縣治北。舊傳施望欠詔所築。台下有白沙井泉,味甘冽,亦施望欠所鑿也”。
⑨即鳳凰山。在今甘肅成縣東南。
(1)古蹟名。(1)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北登封門外。漢宣帝時,鳳凰集泰山,故名。(2)南朝宋元嘉十四年(437年),大鳥二集秣陵民王顗園中李樹上,“改鳥所集永昌里曰鳳凰里”(《宋書·符瑞志》),後稱為鳳凰台,在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南花盝崗。唐李白《登金陵鳳凰台》:“鳳凰台上鳳凰游。”即指此。(3)在今山東省東平縣西。其平埌中土阜孤峙,似崇台舊基。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高宗詣闕里,經其地。有御製鳳凰台春望詩。即此。(2)村名。在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西部。屬南張鎮。人口1160。因鳳凰台古蹟得名。南宋末徐、葛兩姓建村於鳳凰台前,名為徐葛村;後改名台前莊,至清代又改稱鳳凰台至今。主產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。種植蔬菜,有果園。有公路通濟寧。據考:北宋初新開趙王河時,河道經此,轉彎處積土成高台,台上野花盛開,曾有風花台之稱;後有道士築室於台上,曾見有珍禽,其羽毛絢麗,棲於台上。於是募捐集資,於台上建廟,命名鳳凰台。又精雕木質鳳凰,置於廟內,以邀香火。清康熙帝南巡時,曾駐蹕於此,吟詩寄興。從此成為“濟寧八景”之一,稱“鳳台夕照”。
鳳凰台字典分解
鳳凰台的解釋 (1).古台名。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南面。 唐 李白 《登金陵鳳凰台》詩:“ 鳳凰臺 上鳳凰游,鳳去臺空 江 自流。” 王琦 註:“《江南通志》: 鳳凰臺
鳳凰的解釋 [feng huang;fung-hwang;a Chinese phoenix] 具有鮮艷羽毛和優美體型和動作的一種鳥,從前中國皇宮裡將它馴養,並與神話中的鳳
台國語字典 台 (①台⑤臺,⑥檯⑦颱) tái 高平的建築物:亭台樓閣。 像台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台。窗台。燈台。 敬辭,用於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:台鑒。台甫。 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