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寺石窟

歷史字典解釋

又名慶壽寺石窟。在今陝西彬縣西二十里涇河南岸。建於唐貞觀二年(628)。大佛窟平面呈半圓形,直徑約21米,高30餘米。大佛依山趺坐,高24米,兩側侍立二菩薩,各高5米,俗名“丈八佛”。窟壁雕大小佛及菩薩四百多尊。大佛窟東西兩側有羅漢洞和千佛洞。西側的羅漢洞石窟群,共有面北排列的四個小石窟。窟內除造像外,壁上有浮雕經變故事多幅及唐宋以來遊人題刻。東側的千佛洞共三個石窟,窟內除造像外,並雕有三百多幅人物畫像。整個石窟工程浩大,為陝西省最大最完整的石窟寺。1988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石窟的解釋 ∶古時一種就著山崖開鑿成的寺廟建築,內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畫和石刻等敦煌石窟雲崗石窟 ∶山岩上的洞詳細解釋.依山岩鑿成的石室。亦泛指石洞。《晉書·隱逸傳·郭瑀》:“鑿石窟而居,服柏實以輕身。” 唐

歷史地名推薦:宕昌砦

①北宋熙寧七年 置,屬岷州。即今甘肅宕昌縣治。金於此置宕昌驛,為綱馬憩息之所。②即今甘肅岩昌縣。《清一統志·鞏昌府二》:岩昌砦 “在 岷 州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大佛寺石窟歷史

相關歷史

大佛寺石窟_大佛寺石窟在哪裡_歷史地名